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思路

编辑:sx_fuxh

2013-05-06

【摘要】“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思路”通过学习是学生可以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知道“工农武装割据”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复习内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复习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

复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自主学习

一.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武装起义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_________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_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八七会议

①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②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_________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在毛泽东“_________”思想指导下,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发展:根据地开展_________,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从1930年起,毛泽东、_________领导粉碎敌人的三次“围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_________。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表理解一些重要结论。

事件 时间 内容/结果 影响 认识 联系

南昌起义 8.1 失败 第一枪

三开始 俄国城市

中心革命

道路在中国

行不通 武装

斗争

八七会议 8.7 清算陈右倾

确定两方针

决定秋起义 指明方向 做出

决策

秋收起义 8底 城市受挫

改向农村 工作重心开始

转向农村 贯彻

决议

土地革命 10月 打土豪

分田地

废剥削 调动了一切

反封建因素 民主革命

中心任务

二.红军长征

1、原因:_________、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1935年1月,_________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_________与当地红军会师。

④1936年10月,_________和红四方面军与_________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3、意义

①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_________。

②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成了_________。

③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合作探究

探究一: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阅读教材和材料一,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组织上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全国有组织的工人由300万下降到3万,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

材料二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 ──摘自《秋收起义》

(1)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武装起义?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意义何在?

2、阅读教材,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3、根据以上所学,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哪些基本内涵?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探究二:红军长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坚无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联系》

材料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央红军渡过的三条主要大河及战果。

(3)根据材料二概括的长征精神,试各举一例说明。

(4)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检测:

1.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影响      B.北方是军阀统治的中心

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  D.红军的领导人主要是南方人

2.毛泽东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①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②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 ③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最坚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发生的变化有

①活动中心从南转向北 ②自身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工作重心从城市走向农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4.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

C.动员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D.扩大中共在农村中的影响

5.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6.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①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②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 ③由幼稚走向成熟 ④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③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④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0.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受王明“左”倾路线影响   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知识拓展:

如何理解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

1.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主要内涵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2.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思路”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