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15
21.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人类活动 D.下垫面状况
23.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复杂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甲乙丙丁中的①②③④代表自然带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24、四座山位置分布纬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 )
A.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B.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D.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读右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
(1)此时北京时间为7:00,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此时A点在晨线还是昏线上 。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4)此时B点的昼长为 小时,B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我国正值 季。
(5)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向 偏(东或西)。
27.(10分)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 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若从北京到广州,沿途所看见的自然带景观,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因素为基础,在
纬度地区最明显。
(4)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地质构造类型: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甲”或“乙”)地;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 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 地。
29.(13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气候类型与下图 图相符合。
(2)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此时,⑦处盛行 风,此时盘踞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 。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 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 ,气候特征是 ,该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带是 。
(5)⑥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带是 。
30.(7分)读我国某“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关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________。
(2)这条河流流量的高峰出现在________(季节),原因是__ 。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地中海气候分布一致
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一致
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4)这条河流在地球上水循环过程中参与的是____________循环,这种水循环对陆地水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D D A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B D A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B 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 23°26′N 165 °W (2分)
(2)晨线 (3)0° 66 °34′ ABC
(4)12小时 热带 夏 (5)东
27.(每空1分,共10分)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3)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高、低
(4)温带草原
28.(每空1分,共10分)
(1)背斜 向斜 断层
(2)南北 挤压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堆积 (4)甲 乙 甲
29.(每空1分,共13分)(1)B
(2)夏 东南风 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的控制、或答副高或信风的控制)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此空2分)
(4)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2分)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2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0(每空1分,共7分)
(1)降雨量 大气降水(或雨水)
(2)夏季 降水量大 (3)B
(4)海陆间 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上册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地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