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12
18、关于我国各种城市空间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各种规模的城市都有可能是组团型
b.我国的星座型城市全部是特大城市、直辖市及省会等综合性功能齐全的大都会
c.我国的散点型城市都是些小城市
d.我国的带型城市主要为中小规模城市
19、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证
d.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
20、下列不属于一般文物的是( )
a.金石 b.字画
c.宫殿、庙宇 d.民居、店铺
21、下列关于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
b.对那些文物古迹的居民区进行住宅区改造
c.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d.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3、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交通运输的通达性
③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 ④收入与知名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关于设置卫生防护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b.只能利用绿色(含种树种草)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卫生防护带内严禁设置任何建筑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25、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应注意的是 ( )
a.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置,以方便职工上下班
b.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c.生活区与居住区之间无需考虑交通问题
d.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应远离生活居住区
26、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共同构成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的是( )
a.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b.金桥出口加工区
c.外高桥至高桥综合经济区
d.周家渡至六里综合经济区
27、读下图,从环境角度考虑,我国东部季风区城市布局宜采用下面四图中的( )
28、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以下特点( )
a.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工业区不断向市中心迁移
c.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
d.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9、商业区多位于( )
①市中心 ②城市外缘 ③街角路口处 ④交通干线的两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30、某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设了一条卫生防护带,为充分利用空间,在防护带内可以建设( )
a.小学和幼儿园 b.停车场和仓库
c.石化企业 d.体育场
31、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
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3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完成(1)~(2)题。
(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点击下载》》》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 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试卷第二部分共有 20 道试题。
二、非主观题( 共 1 题 ,共 14 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03年9月1日起,北京市居民只需凭居民身份证和户口本即可到公安机关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效签证。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天前往申请的居民达5 000人。
材料二:据统计,2003年国庆期间,前往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人数保持上升势头,达到创记录的29万人次,紫荆广场等旅游点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1)试分析近年赴港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2)在赴港游客中,大部分属于内地工薪阶层,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B.旅游客体的经济价值
C.旅游内容的经济价值 D.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3)读“香港产值结构变化示意图”(甲图)和“旅游相关产业示意图”(乙图),分析为什么内地开放“自由行”能推动香港经济复苏。
甲 乙
三、主观题( 共 3 题 ,共 16 分)
(1)图中箭头( )
A. 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 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 ③表示果品、肉和蛋供给食品加工
D. 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2)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2、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结合“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完成(1)~(4)题。
(1)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畜牧和灌溉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我国与B地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主要是( )
A.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和南疆地区
C.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3)D地有旱地直播的水稻种植业,该农业地域类型在亚洲广泛分布,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高温多雨的热带、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②人口稠密,栽培水稻的历史悠久
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但人多地少
④人们喜食大米 ⑤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C地大量引水灌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
B.土壤板结
C.农产品或土壤遭受污染
D.土地沙化
(1)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2)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3)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四、非选择题( 共 16 题 ,共 197 分)
1、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 1993~2005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乙 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标签:高一地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