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10-27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下册5月月考检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I卷 (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下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完成3~4题。
3.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石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地面沉降
4.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国家政策 D.生活习惯
过去成都市郊区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日显不足,加上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已成必然。据此完成5~7题。
5.上左图的四地中,何地作为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最好 ( )
A.甲 B.乙
C.丙 D.丁
6.选择该蔬菜生产基地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地广人稀
7.上右图是三种农作物(x、y、z)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
A.E、F B.F、G
C.E、H D.F、H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8~9题。
8.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9.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0~12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③ 8% 92% 89% 少
10.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11.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12.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13~14题。
13.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14.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5~17题。
15.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16.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17.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
19.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 )
A.闽南三角地带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21.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下册5月月考检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标签:高一地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