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 > 高一地理试题

2014年高中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分析

编辑:

2014-07-03

2.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____ ,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___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_________ 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 ____-城和 _____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 。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密度减少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_________________ 。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______ (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 。

3.读以下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回答

(1)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主体由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衰退。

(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争加剧,鲁尔区竞争主要来自__________国家。与鲁尔区相比中国辽中南工业区最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图15)。

⑴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 、 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⑵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⑶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⑷分析图14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高中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分析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