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 > 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综合题三

编辑:sx_zhangh

2014-02-09

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综合题三”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综合题三

23.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此题就是对有关内容的考查。

答案:(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3)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24.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回答问题。(15分)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3)本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__,和其他农业基地比较,本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东北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   整体

(2)春季  夏季   春汛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因为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

(3)商品粮基地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4)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下有不透水层(冻土层)的存在,不利于流水下渗。

以上就是“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综合题三”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14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