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qinh
2011-03-22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 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考点解读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4、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教材内容变动)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二、考点讲解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一,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总之: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2、社会再生产
(1)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3)四个环节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①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③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取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
①必须坚持党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必须通过改革,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注意: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总论
(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这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
B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②具体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的主体,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公有制经济
(1)含义(范围):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2)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注意几个问题
a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b不能说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不能说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有制结构角度);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结构角度)。
d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e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是我国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f公有经济占主体并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改变。
g不能说公有经济在我国每一地区,每一行业都占优势,只能说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A、是什么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作用主要在于以股份形式筹集资本。
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①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②股份制具有其他经营形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C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的性质?
(1)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2)股份制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并不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可以用股份制,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3)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不能笼统说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公有制控股,则具有公有性,私有制控股,则是私有。(4)由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5)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基本形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A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
a.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注意:全民所有≠人人所有,共同占有≠人人占有。
b.适应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中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注意:第一、当前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国有资产相对集中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不但不会削弱其主导作用,反而可以增强其主导作用。
第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中型企业体现出来的;国有企业通过和其它企业在市场中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四、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d国有经济的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e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f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集体经济
a.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b.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形式:(书上:合作社、集体工商业、股份合作制等)。
注意股份合作制:①从经济性质(所有制性质)上看: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从经济形式(资本组织形式)看:是一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形式。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②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二者的一些共同特点。 ③既实行劳动联合;又实行资本联合。 ④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资分配。
⑤投资主体多元化:既有集体;又有个人。d.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e.方针: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C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私人资本和外资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主要形式:公有资本和外资混合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公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混合建立的股份制企业。
③意义: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1)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各自的含义;各自的意义。)
A非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a民营经济通常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公有制经济:以联合劳动为基础。
c个体经济:存在雇佣劳动现象;但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d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
e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契约式)、外商独资企业
B不能说三资企业就是外资经济(其中的外资部分属于外资经济)。外资包括:来自外国的投资,来自港澳台的投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
(2)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第一,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就业;第二,增加国家税收(财政收入);第三,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第四,促进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表述上有区别,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要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而不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公平竞争,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误区点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消费决定生产。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不相容的
多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5.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只能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7.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9.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一回事。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都采用股份制组织形式。
四、学生复习资料练习讲解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