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编辑:sx_haohm
2011-07-18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为您整理了《2.1.1 平面》教案,希望对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课时 2.1.1 平面
教学要求:能够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中所说的“平面”; 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三条公理.
教学重点:理解三条公理,能用三种语言分别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三条公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讨论:长方体的8个顶点、12条棱所在直线、6个面之间有和位置关系?
2.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① 平面的概念: A.描述性说明; B.平面是无限伸展的;
理解两点:无限好比在平面上画直线;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
② 平面的画法:A.任意角度观察桌面、黑板面,感到象什么?美术中如何画一张纸?
完整版:2.1.1 平面教案.doc
相关推荐:
高三数学教案对数函数
标签:高三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