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生物 > 高三生物同步练习

2015高三年级生物同步训练:遗传与进化易错易混分类过关练

编辑:sx_jixia

2015-03-20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2015高三年级生物同步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C.即使充分搅拌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会增强

错因分析 未彻底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对“转化”的过程分析不透彻,导致拓展能力不足。

走出误区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外源DNA与受体细胞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实验证明转化率与供体菌细胞中DNA的纯度有关。DNA越纯,转化率也就越高。如果事先用DNA酶降解供体菌细胞中的DNA,那么转化作用就不复存在。(2)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运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直接培养标记),此处应注意的是在分析32P、35S的存在位置及实验结论时易错。

解析 本实验的陷阱主要是图中的曲线在2 min后不再变化。经离心后,质量较小的噬菌体位于上清液中,质量较大的细菌位于下层沉淀物中。由图可知,细菌的侵染率为100%;上清液中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左右,说明约有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先增大后保持在20%左右,说明约有2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若细菌发生裂解,上清液中32P的百分比会上升,不会保持不变,所以被侵染的细菌基本上未发生裂解。搅拌2 min左右放射性已达到最大,所以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由上清液中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左右可知,即使充分搅拌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不会下降到90%。

答案 D

易错点2 DNA复制原理及计算掌握不到位

2.下图中,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处为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规避陷阱 解答此类计算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最后一次复制。(2)碱基的数目单位是“对”还是“个”。(3)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另外,还要看清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以免掉进陷阱。

解析 ①处是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整个DNA分子中G+C=56%,则T=22%。DNA复制两代后,得到4个DNA分子,均含有15N。

答案 C

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2015高三年级生物同步训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高三生物同步练习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