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j2
2015-07-08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暑假周测生物试卷 ,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B.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 C.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2.(2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
3.(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 D. 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4.(2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 生物群落 B. 种群 C. 食物网 D. 以上都不对
5.(2分)(2010?上海)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 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 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 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6.(2分)(2014春?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 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 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7.(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还林.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项不可能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
A. 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 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 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 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8.(2分)(2012秋?渭城区期中)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该废弃池塘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9.(2分)(2008?上海)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10.(2分)(2013秋?白下区校级期末)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
A. 竞争、捕食 B. 捕食、竞争 C. 都是捕食 D. 捕食、寄生
11.(2分)(2015春?东陵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寄生关系的能量流动模型的是( )
A. B. C. D.
12.(2分)在群落演替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灌木被草本植物取代 B. 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增多 C. 草本植物被高大乔木取代 D. 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多
13.(2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 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 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 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 D. 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14.(2分)(2014秋?南陵县校级期中)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
A.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种群;一条鲤鱼 D.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15.(2分)(2008?徐汇区一模)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的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6.(2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 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17.(2分)(2014春?珠海期末)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 增长型和衰退型 B. 衰退型和增长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18.(2分)(2013秋?江西期末)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19.(2分)(2006秋?东城区期末)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素有( )
A. 竞争和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 C. 竞争和种内互助 D. 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20.(2分)(2014秋?青山区校级期中)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如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21.(16分)(2013秋?泰兴市期中)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上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
(4)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 .
22.(26分)某畜产公司经理带领几位专家对下属三个经营多年的养猪场进行检查,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显示,经营最好的是 猪场,理由是维持较高的 个体,具有适量的 个体.而 个体少,产销两旺.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营最差的是 猪场.理由 .
(3)经营较差的是 猪场,理由是由于 猪积压而销路不畅.
(4)从图中信息显示,成功养猪场应在饲养上常使猪群处于发展时期的 .在经营上如何处理猪群?留 ,卖掉 ,使种群的 保持恒定,让猪群的类型处于 .
23.(10分)如图1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2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 .
A.大于100只 B.等于100只 C.小于100只 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判断的根据是 .
2013-201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高三(上)暑假周测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B.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 C.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考点: 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 解答: 解: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不属于种群,不可以称为种群密度,A错误;
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可以称为种群密度,B正确;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不属于种群,不可以称为种群密度,C错误;
D、乙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不属于种群,不可以称为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2.(2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解答: 解: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可有效避免植物间对光照等的竞争,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3.(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 D. 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解答: 解: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A正确;
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
C、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系统越稳定,C错误;
D、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群落结构的理解能力.
4.(2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 生物群落 B. 种群 C. 食物网 D. 以上都不对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解答: 解:A、草、苔藓、蚂蚁、蚯蚓、老鼠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
B、种群只能是同一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不是所有生物,B错误;
C、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但不包括分解者,C错误;
D、以上选项A是正确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生态系统与其他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从概念的关键词来突破.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必须满足生物和环境两个条件.
5.(2分)(2010?上海)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 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 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 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数量变动.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考查啮齿类动物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图示曲线可知,啮齿类密度低时,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竞争较激烈,部分物种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物种较少,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之间竞争降低,植物种类增加,而啮齿类密度过高时,大量植物被捕食,导致植物种类数减少. 解答: 解:A、从图中可知,随啮齿类密度的改变,植物种类数改变,故影响了植物多样性,A正确;
B、从图中曲线的关系可以看出,植物种类数随啮齿类密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B正确;
C、植物种类数随啮齿类密度的改变而变化,实际上是啮齿类对植物种类进行了选择的一个结果,C正确;
D、D项应是植物的多样性依赖于啮齿类的密度,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曲线,得出啮齿类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
6.(2分)(2014春?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 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 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考点: 群落的演替.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据图分析,甲表示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 解:A、由图中曲线可知,甲为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
B、乙为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则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快、历时短,B错误;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丰富度虽然相同,但是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因为在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物种,C正确;
D、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7.(2分)(2013秋?南郑县校级期末)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还林.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项不可能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
A. 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 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 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 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考点: 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题意,我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增多,营养级的数目会增加,营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 解答: 解:A、演替的结果可能使营养级的数目增加,A正确;
B、演替过程中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因此同化的太阳能也会增加,B正确;
C、演替的结果使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的结构复杂化,C正确;
D、随着演替的进行,非生物有机质将增加而不是减少,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考查学生对群落演替的趋势的理解.
8.(2分)(2012秋?渭城区期中)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该废弃池塘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考点: 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 分析: 初生演替: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一般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地演替;一般过程: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解答: 解:首先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而次生演替大约要经历的阶段为:①干涸池塘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区分演替的类型;识记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初生演替过程中需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等阶段,而次生演替不需要.
9.(2分)(2008?上海)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 分析: 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10年种群增长率先增加,10﹣20年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表示S型曲线. 解答: 解:第10年增长率最高,表示处,数量为200只,则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10.(2分)(2013秋?白下区校级期末)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
A. 竞争、捕食 B. 捕食、竞争 C. 都是捕食 D. 捕食、寄生
考点: 种间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解答: 解:根据题干信息,紫腹巨蚊以毒蚊幼虫为食,说明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是捕食关系;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说明紫腹巨蚊与竹类植物是寄生关系.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注意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捕食小型动物的食肉行为以及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生生物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
11.(2分)(2015春?东陵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寄生关系的能量流动模型的是( )
A. B. C. D.
考点: 种间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 种间关系:
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③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 解:A、图形属于互利共生,A错误;
B、甲乙之间在一起,属于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B正确;
C、甲乙之间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
D、甲乙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分清楚一些概念如“竞争”“捕食”“寄生”等属于种间关系各自的特点,这是解决这道试题的关键.
12.(2分)在群落演替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灌木被草本植物取代 B. 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增多 C. 草本植物被高大乔木取代 D. 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多
考点: 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 分析: 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解答: 解:A、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A错误;
B、演替使群落中个体数量增多,B正确;
C、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被乔木取代,C正确;
D、演替使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演替内容,理解演替的趋势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2014春?福建校级期末)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 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 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 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 D. 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考点: 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动.版权所有 分析: 由图可知N1的数量始终多余N2,且N1的峰值和最低值的出现总是早于N2的峰值和最低值,因此二者是捕食关系,N1是被捕食者,N2是捕食者. 解答: 解:A、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N2后增加者后减少表示捕食者,N1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A错误;
B、曲线图中一种生物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表示捕食关系,N2的峰值低表示捕食者,N1的峰值高表示被捕食者,B正确;
C、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才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错误;
D、曲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才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捕食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4.(2分)(2014秋?南陵县校级期中)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
A.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种群;一条鲤鱼 D.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考点: 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物个体所具有的,是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的特征,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体表现. 解答: 解:1、个体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
2、同一自然区域内的同种个体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个体和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15.(2分)(2008?徐汇区一模)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的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由图示可知,A属于衰退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BC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大;D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 解答: 解: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
B、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错误;
C、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C错误;
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数,推测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得出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16.(2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 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考点: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版权所有 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的条件:必须是标记的和未标记的被重捕的概率相等.
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 解答: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单位空间里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306只能表示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不能表示密度,A错误;
B、这种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B错误;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都取食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C正确;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正确.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提炼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点去解决问题.
17.(2分)(2014春?珠海期末)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 增长型和衰退型 B. 衰退型和增长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考点: 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甲曲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越来越少,说明幼年的个体数远大于老年的个体数,属于增长型.
乙曲线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说明属于衰退型. 解答: 解:甲曲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越来越少,说明幼年的个体数远大于老年的个体数,属于增长型.乙曲线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说明属于衰退型.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2分)(2013秋?江西期末)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考点: 种间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解答: 解:A、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二者关系为“互利共生”,故A错误;
B、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二者不能构成种间竞争,故B错误;
C、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增殖,二者构成寄生关系,故C错误;
D、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二者竞争阳光、养料等生存资源,同时根据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可推测是竞争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种间竞争的知识,难度中等,理解竞争是指两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生活资源或生存空间.
19.(2分)(2006秋?东城区期末)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素有( )
A. 竞争和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 C. 竞争和种内互助 D. 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考点: 制作泡莱.版权所有 分析: 1、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
(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叫做种内斗争.
2、种间关系:
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解答: 解:1、“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异种微生物和乳酸菌之间属于种间关系,所以属于竞争;
2、“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属于乳酸菌之间的共同协作,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属于种间互助;
3、根据“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到了后期由于营养物质等资源的缺乏,导致种内发生斗争.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泡菜的制作,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区分种内斗争、种内互助和竞争的概念,并从题干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灵活的运用概念进行解题.
20.(2分)(2014秋?青山区校级期中)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如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考点: 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图形:属于捕食关系,根据被捕食者甲(先增加着先减少)、捕食者乙(后增加者后减少)进行判断:二者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甲→乙. 解答: 解:A、甲乙之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A错误;
B、甲乙靠在一起,说明乙仅仅从甲的体表获得了部分能量,甲乙之间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
C、甲乙之间共同竞争丙,甲乙之间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
D、甲乙没有靠在一起,整个甲的能量流向了乙,所以甲乙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易错点是BD的比较,B属于寄生关系,属于体表寄生,如果是体内寄生,乙应该在甲的内部;D属于捕食关系,乙获得了甲的全部能量,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区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21.(16分)(2013秋?泰兴市期中)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上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a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过渡繁殖 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b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4)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 垂直结构 .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 分析: 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J型曲线,曲线b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解答: 解:(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资源充足,空间无限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a,即J型曲线,体现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b,即S型曲线;图中的阴影部分可表示为环境阻力,即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4)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水平结构.
故答案为:
(1)a 过渡繁殖
(2)b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垂直结构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和种群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2.(26分)某畜产公司经理带领几位专家对下属三个经营多年的养猪场进行检查,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显示,经营最好的是 Ⅱ 猪场,理由是维持较高的 幼年 个体,具有适量的 成年育龄 个体.而 老年 个体少,产销两旺.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营最差的是 Ⅲ 猪场.理由 幼年个体大量死亡 .
(3)经营较差的是 I 猪场,理由是由于 成年 猪积压而销路不畅.
(4)从图中信息显示,成功养猪场应在饲养上常使猪群处于发展时期的 增长型 .在经营上如何处理猪群?留 幼年猪 ,卖掉 中、老年猪 ,使种群的 密度 保持恒定,让猪群的类型处于 稳定型 .
考点: 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解答: 解:(1)图中曲线显示,Ⅱ猪场能维持较高的幼年个体,具有适量的成年育龄个体.而老年个体少,产销两旺,因此经营最好的是Ⅱ猪场.
(2)从图中可以看出,Ⅲ猪场幼年个体大量死亡,因此经营最差的是Ⅲ猪场.
(3)从图中可以看出,I猪场由于成年猪积压而销路不畅,因此经营较差的是I猪场.
(4)从图中信息显示,成功养猪场应在饲养上常使猪群处于发展时期的增长型.在经营上应留幼年猪,卖掉中、老年猪,使种群的密度保持恒定,让猪群的类型处于稳定型.
故答案为:
(1)Ⅱ幼年 成年育龄 老年
(2)Ⅲ幼年个体大量死亡
(3)I 成年
(4)增长型 幼年猪 中、老年猪 密度 稳定型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23.(10分)如图1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2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B .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 A .
A.大于100只 B.等于100只 C.小于100只 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增长型 判断的根据是 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t2时种群增长率基本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说明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 解答: 解:(1)据图分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故选:B.
(2)据图分析,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是25只,在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40只,其中未标志的30只,有标志的是10只,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新捕获中标志数=25×40÷10=100只.由于是在一定范围内,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所以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大于100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4)由于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所以在t1时该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
故答案为:
(1)B
(2)A
(3)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4)增长型 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标记重捕法、年龄组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暑假周测生物试卷 ,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快乐学习。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生物暑假作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