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知识点

高三历史复习课: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编辑:

2013-10-16

认识:

⑴这些条约大多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府所签的,都是屈辱性的条约;有些是当时的反动政府处于政治上的需要,对列强进行妥协或勾结的结果。

⑵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

⑶这些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4、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英法俄德美日等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六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

⑴具体表现在:

①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侵华势力最大,是侵华的急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侵华势力急剧增大,并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不再追随西方列强;③一战后至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的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⑵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的原因:

①19世纪中晚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工业垄断地位,综合国力最强,在侵华过程中占绝对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实力下降,这一时期,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德日也积极争夺中国。③一战后至40年代,英法实力空前下降,德国遭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美日成为最主要德竞争对手。

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在侵华问题上,各国惟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扼杀新中国的企图遭到破产。

⑶各国侵华特点:

①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始终名列榜首,但20世纪30年代后地位下降。

②美国:19世纪中叶作为英国的伙伴,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后,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以“利益均沾,机会均等”为旗帜、凭借经济实力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但抗战后美国独霸中国,中国门户对其一国开放。

③法国: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成为法国侵华的重要特征,但法国也直接对华侵略,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仅次于英国,但一战后逐渐下降。

④沙俄:穷凶极恶的领土扩装是其侵华的主要特征。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侵华行列。

⑤德国:19世纪末对华扩张要求更为迫切,强租胶州湾;任八国联军总司令。但后来参战和一战失败使其退出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法西斯德国与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1938年因联合日本的需要而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关系中止。

⑥日本:中日政府正是接触始于1870年,但日本后来居上,很快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一战期间,呈现独霸趋势。20世纪30年代,侵华步伐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中国的最主要敌人。日本侵华的另一个特点是割占领土外还有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外,还采用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

5、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及其原因和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厉害关系。

⑴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

原因:一是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地共同目的;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列强斗不能独吞中国。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分享权益。

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⑵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

原因: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世界领土瓜分殆尽,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瓜分;侵华国家树木增多,实力有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如: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抗战中美日矛盾激化与美国援华。

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权利,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植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6、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7—18世纪殖民主义者的政策一种是偏重于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英荷),一种是以抢劫掠夺殖民地财富为主(封建国家的西葡)。到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随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此外,列强联合侵略,企图从政治上瓜分中国。但列强间的矛盾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转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对华进行殖民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企图独占中国。二战后,美国由于自身因素(二战刚结束、美国人民反战运动)、国家形势(战后美国重心在欧洲、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中国的形势(抗战结束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的伟大力量)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