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16
4、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
甘英:97年受班超之派出使大秦未成功,但到达西亚波斯湾。
安敦:166年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这是中欧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鉴真: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
吉备真备:
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取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非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
列班?扫马:畏兀儿族人,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郑和:1405—1433年七下西洋。
利玛窦:欧洲传教士,明朝时来华,带来欧洲的科技著作。
三、重点问题精讲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开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的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展对外关系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是有根本区别的。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条件: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国力强盛,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开明的外交政策;⑤科技发展;⑥杰出人物的作用。
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⑴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⑵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⑶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⑷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⑸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标签:高三历史知识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