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知识点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类: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编辑:

2013-10-16

8、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奴隶社会就有了治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工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工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2)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其创立的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铸技术的发展为例:商朝时有了青铜冶炼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唐朝的铸造业已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3)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致。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下从事生产,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江南地区的矿冶工业、纺织工业、制瓷工业等部门的生产中,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拥有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

(4)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中国的官府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间工业作坊。其时以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府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间工业则不断发展。这时候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官府工业须有民间工业来支持,而且表现在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间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间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二是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中国民间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是从明代中叶以后开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发展。它所涉及的生产范围,以矿冶、制瓷、纺织业为主。明代中叶以后,某些工业部门的民间作坊朝着手工业工场方向扩展。

⑸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及职能的变化

⑴特点: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⑵职能变化:①战国: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郢等;②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中心城市广州;③两宋: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④明朝: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

⑶中国古代四大封建都城及特点:①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②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突破了唐朝“市”与“坊”的界限,出现夜市,还有娱乐场所瓦肆。③元朝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④明朝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10、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1)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

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时间地点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地区、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

出现过程: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工人。

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表现:①范围扩大;②部门增多;③手工工场规模大。

原因:①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③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⑤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11、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问题

(1)南移过程:商周时期,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快,尤其是在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一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南移原因:①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③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④江南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⑤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

(3)南移特征:第一,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第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第三,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⑷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总结】:为大家介绍的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类就到这里了,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知识点,只有掌握好知识点,才能熟练地运用到题中去,预祝大家高考成功。

相关推荐:备战2014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专题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知识点汇总

高三一轮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知识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