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10-08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后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
①“仁者,爱人”②“政在得民”③“兼爱”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5.孟子“民贵君轻” 的思想主张( )
A.否定了君主专制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适应了君主统治需要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6.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7.下列哪些不是春秋时期的科技成就?( )
①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②历法已确定了十九年七间的原则③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④反映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墨经》⑤“望、闻、问、切”四诊法
A.①②③④ B.④⑤ C.③⑤ D.⑤
8.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中,儒、法两家最有实力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
C.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D.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2: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材料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惬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世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怎样的观点或主张?
(2)试对材料2和材料4的观点分别作简单的评价。
三、问答题
10.韩非子的理论为何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有人认为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含有现代社会的“法治”的积极因素,你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B 8.C 6.D 7.C 8.D
二、材料解析题
9.(1)材料1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材料2是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材料3是道家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互相转化”。材料4是法家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2)材料2是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最有用的工具。材料4是一种进步的观点,反对墨守成规,主张积极进取,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三、问答题
10.法家代表韩非子的变法思想主张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备受推崇。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的概念截然不同,现代的“法治”是根据依照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而韩非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现代“法治” 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而韩非的“法治”显然不是为人民,完全是为了君主一人的利益。现代“法治”是否定任何特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韩非的“法治”则是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总之,韩非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中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素。
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同步练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相关链接
标签:高三历史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