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预测卷(附答案)

编辑:

2016-10-21

⑶ 有的学者认为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启蒙思想”的主要主张,分析其产生“启蒙思想”的根源。(8分)

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浙东学派留给我们的主要的精神文化遗产。(2分)

答案:(1)浙江商品经济发达,明代以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发达(宁波是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宋室南迁至今杭州,浙江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宋元明清时期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许多思想家忧国忧民。(任答3点,6分)

(2)反对重农抑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否定不许工商子弟为官的旧规,主张工商业者参政议事。(2分)

(3)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反对外在权威;具有进步的平等观,认为“四民”(士、农、工、商)的差别仅仅在于职业,提倡“四民”平等;博大宽广的仁爱思想(即博爱思想)。(6分)

根源:明朝中期后,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4)顺应商品经济发展潮流,提倡发展工商业;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思想解放;倡导民主平等,具有初步启蒙意识(任答2点,2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圣祖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

——《清史稿•艺术传》

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对西方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等,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

——摘编自《康熙与彼得取法西学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康熙帝是怎样对待西学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这种不同对各自国家所产生的影响。(9分)

答案:

(1)融合西方历法于中国历法之中;仿照西法测绘地图、铸造枪炮;重用在西学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设立画院展览、观赏西式器物。(6分)

(2)从行为方式上看,康熙向西方学习基本是个人行为,而彼得一世将其化为国家行为;

从对待西学的目的看,康熙设立的画院是为满足个人观赏的需要,彼得一世设立的科学院成为发展科学事业的领导核心;

康熙并未因此而重视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科技人才有限,彼得一世引进了西方大批科学家,重视科学研究也成为俄国的传统。(6分)

影响: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俄国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使俄国摆脱了落后局面,逐渐成为欧洲强国;而康熙以后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没有使国家摆脱落后状态。(3分)

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材料二  金有余了解他(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材料三   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也只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概括材料一小说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并指出其影响。(6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问题?(6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6分)

答案

(1)现象:商品经济发达;物资流通繁荣;富商大贾产生。(2分)

影响:拜金主义思想盛行,(2分)冲击传统道德与义利观。 (2分)

(2)现象:商人仍视科举为正途。(2分)社会问题:造成狭隘的人才观,阻碍社会发展。扭曲人性伤害人的心灵(6分).

(3)李贽矛盾的个性心理折射出转型期的社会病态。明朝中后期,专制体制不断加强,个体无法彰显个性自由,八股取士埋没自身才能与价值。表明传统社会正在走向没落;思想上李贽反对权威;但又困惑于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欲求努力维护儒家社会理想。(6分)

(或参考:李贽矛盾的个性心态是明后期病态社会的反应。专制压制八股束缚个性自由;商品经济冲击纲常伦理;反对权威又维护儒家理想社会。)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预测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卷及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