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2014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编辑:

2015-07-02

31.有学者指出,当新的财产形式、新的阶级,以及新的社会关系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时候,一场反叛中世纪精神权威和旧价值观念,开创新时代思想文化传统的运动发生了。反叛在开始时需要有新权威的支持,而创造也须有一个起步之点。这里所说的“起步之点”是指(  )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B.民族国家中央王权确立

C.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提出宗教“异端”主张

32.下列历史现象与其出现的原因,对应准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天津、青岛原来不过是小城镇,到20世纪前期成为重要的都会。 都是《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 20世纪80年代,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成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创下“深圳速度”。 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发展

C 14世纪,佛罗伦萨、威尼斯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城市。 东方商品经此地运销西欧市场

 

D 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世界金融和商贸中心。 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3题26分,第34题26分,共52分。)

33.(26分)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充满变革的历史,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共和,礼仪渐减,一切官场仪仗,如衔牌等件,亦皆废置,不尚繁文。近见缙绅士庶人家,每至丧葬出殡,炫耀街衢,至今惯用前清某太夫人衔牌,及旗伞大锣,“肃静回避”“前清举人进士”“某科翰林”及“乐善好施”等牌,亦当衔牌之用,甚至皂隶贱役,亦且假袭官衔。道途见之,每每嗤鼻。此辈者,半皆欺饰庸愚耳目,假作炫耀之资耳。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1)依据材料一说明民国时期礼仪风俗变化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市开幕,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举行公开会议时,由美、苏、英、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担任主席,以示大国的团结。安理会被授予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推荐调停这些争端的方法。安全理事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美、苏、英、中、法5个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关于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非常任理事国的多数票和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之。——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2)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20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7分)

(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概括所分各阶段的特点。(6分)选择你所划分的任意一个阶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2分)

年代

重大事件和政策

1949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0年8月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召开。

1956年1月

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承认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7年3月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50年代末到

60年代前期

在知识界中反对白专道路(注:“白专”指潜心科研,不跟风“左”倾思潮),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

1966年到

1976年

科技战线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和执行“修正主义路线”而受到批判,知识分子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科研工作停顿。

1978年3月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95年5月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4.(26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亨利八世大力复兴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中某些具有专制倾向的原则,为实现“王权至尊”寻找法理依据。1534年《至尊法案》中正式提出“王权至尊”这个概念,它是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通过《至尊法案》,亨利八世成为集教俗两界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至尊统治者。——边瑶《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王权至尊”的确切含义。(2分)这一状况是如何实现的?(4分)

材料二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6分)

 

材料三  美国人①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②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③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3)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①②③中的一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6分)

材料四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完整,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这篇高三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试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