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4-15
历史高三期中试题下册最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做在答题卡上)
1.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2.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是在打败
A、葡萄牙之后 B、西班牙之后
C、荷兰之后 D、法国之后
4.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5.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6.美国某一时期,有一张汽车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7.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针对这一"首要任务",罗斯福所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以工代赈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C、调控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
D、加强救济,发放紧急救济金
8.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风暴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人困境中的金融企业。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9.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美国经济霸权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使其他国家卷入到了战争之中 。
B、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经济先于他国恢复发展起来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乘机大发战争财
D、美国为其他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加强了对世界经济的垄断
10.20世纪最后10年里,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连续117个月的增长,失业率低,财政盈余,究其原因最主要是ks5u
A、出现知识经济
B、国家政策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间的第三条道路
C、政府紧缩通货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11.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共同之处是
A、自由竞争 B、计划经济
C、国有化政策 D、政府干预
12.1919年,苏俄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巴扎耶夫把家里仅有的一点余粮拿到市场出卖,他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交换到家里急需的生活用品 B、粮食被强行没收
C、以较好的价钱卖出粮食 D、需缴纳粮食税后才可出卖
1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14.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15. 实现了统一的货币:欧元,这表明欧盟
A、只有一种货币--欧元 B、经济一体化程度在加深
C、已经变成了联邦制国家 D、成员国的经济水平一致
16.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曾说:"欧洲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目标是要一步一步的,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接着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从而达到欧洲的统一。"欧洲向政治一体化方向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ks5u
A、欧元的启动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盟的成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7.在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时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三国的合作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B、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18.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18年后APEC重回故乡澳洲。下列对APEC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②中国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澳大利亚是其创始国之一 ④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触及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我们的对策应是
A、各自为政,互筑壁垒 B、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区别对待政策
C、各国携手,共同应对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2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A、1995年;消除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贸易摩擦
B、1995年; 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C、2001年; 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实行全面接轨
D、2001年; 整体上对中国经济起消极作用
21. 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要体贴他人 B、应贵贱有序
C、行政为本 D、人际关系要和谐
22.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23.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
B、"天理"是不是 "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ks5u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25.儒家思想能够长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 B、它的德治和爱民思想深入人心
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 D、它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26.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被用于军事 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27.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28.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29.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元曲 D、 宋词、唐诗、楚辞
30.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A、《墨梅》 B、敦煌壁画 C、《清明上河图》 D、《天王送子图》
二、材料题(共2题,31题14分,32题26分,共40分)
31、右图为"1900年,被电光照亮的巴黎"。
(1)请判断这张图片的真实性。(2分)并说明理由。(4分)
(2)图中为埃菲尔铁塔,其创造者为古斯塔夫・艾菲尔(1832-1923)。为了举办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组织者就规划设计招标,艾菲尔的设计中标。修建了两年,于世博会开幕前完工。该塔高300余米,为钢架镂空结构,铁塔用去1万多根钢铁材料,250万个铆钉。埃菲尔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不过,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属的,而且有18038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根据材料概括铁塔诞生于这个时期的因素。(8分)
32.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历史高三期中试题下册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2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8分)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
⑶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2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
⑷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原因是什么?(6分)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