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稳派历史模拟试题练习

编辑:

2013-10-29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8)(15分)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人物的观点评价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精讲精析】第(1)题,态度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不难看出:革命前全盘肯定、革命后全盘否定。评价时注意对每种态度既要看到其积极之处,又要看到其局限。第(2)题,要从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变化、民族危机、及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去分析。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2、(2011•天津文综•T14)(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物,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第(2)问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问,事件指平定三番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番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

【参考答案】

(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3、(2011•江苏单科•T24•B)(10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等内容,根据设问进行概括提炼作答。

【精讲精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分析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等信息概括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并结合社会建设初期探索的内容概括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信息结合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容概括回答;第(4)问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来谈认识。

【参考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4、(2011•福建文综•T4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拿破仑法典》切入,考查学生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精讲精析】第(1)题,第一小问,“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可从法法律、民主、平等、自由等角度分析概括。第二小问,“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实际考查拿破仑战争消极影响,如侵略性质。

第(2)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论证。如政治下巩固成果,经济上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文化上,继承罗马法,成为民法蓝本等等。

【参考答案】

(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5、(2011•海南单科•T32)

材料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材料中信息归纳概括,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精讲精析】第(1)题,从材料中的 “抵制乘坐公共汽车”“ “入坐”等方式反对”“ 为工作和自由”“ 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 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 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变化,注意斗争领域、规模、形式、地点等多方面归纳变化。 第(2)题,本问可以从黑人运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特点中归纳作用。

【参考答案】(1)规模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由争取社会权到扩大到争取政治权利。

(2)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明确的目标;采取了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方式,比较可行,能够为各阶层广泛接受;运动取得一定成果。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