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1年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文综

2011-04-19 16:02:48   字体放大:  

30.曹植七步诗的后两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曹植和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能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丕、植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由此可知

A.矛盾双方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B.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

C.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31—32题。

31.“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表明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2.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3.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始于2004年。经过6年多的精心打造,该活动已经成为闽台两岸人民交流艺术、畅叙友情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为架构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桥梁,增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两岸民间艺术节的政治意义主要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B.促进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C.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D.进一步巩固团结、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34.2010年8月16日,中南海怀仁堂。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十二五”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这里表明

A.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B.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C.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组织

35.中国天主教第八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新一届领导机构。梵蒂冈新闻室声明却对他们进行谴责。梵蒂冈的这一行为攻击了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非常冒失,而且十分无理。梵蒂冈冒失无理的实质是

A.干涉我国内政 B.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D.宣传有神论,反对无神论

第Ⅱ卷(选择题 共160分)

3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6分)

(1)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并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10分)

(2)描述流经乙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3)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并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

(4)简述图示区域发展工业可利用的原料和对应的主要工业部门。(8分)

37.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许多国家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32分)

材料一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1601年,英国通过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多种就业的方式。……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

……

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材料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民工。广东省成为重庆第三劳务输出地区,最高峰时曾达到100万,占到重庆民工市外输出的50%以上。……同时,重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及重庆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据统计,重庆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由1990年的11.3%上升到 2009年的24.6%,其中大部分就业岗位即由农民进城人员取得。

——郭大模《重庆向珠三角地区劳务输出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府对失地进城农民政策的变化。(4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8分)

(3)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分别对英、日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4)据材料三归纳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8分)并分析当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6分)

(5) 综合上述材料,请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返回顶部

您还能输入140个字(请登录后发言)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