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5-04
“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跟踪训练,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数通使( ) (2)丈人行( )
(3)厚赂( ) (4)单于( )
(5)阏氏( ) (6)煴火( )
(7)膏草野( ) (8)啮雪( )
(9)牧羝( ) (10)弹劾( )
(11)夷灭( ) (12)刑戮(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厚赂单于( )( )
(2)幸蒙其赏赐( )
(3)以货物与常( )
(4)蹈其背,以出血(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何以女为见? ____________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____________
(3)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D.单于视左右而惊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1)单于壮其节 ____________
(2)空以身膏草野 ____________
(3)惠等器,舆归营 ____________
(4)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氏求救于齐。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④望长安于日下。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⑥而耻学于师。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
7.翻译下列句子。
(1)置币遗单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剑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对本课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选择,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祟高气节。
9.填空。
(1)班固,东汉著名的__________,《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__________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__________。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二、阅读文章1-5自然段,完成后面各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空以身膏野草
A.欲因此时降武
B.单于壮其节
C.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D.其一人夜亡告之
4.翻译下列句子。
(1)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以女为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虞常等人的“行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文中写这件事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武的“爱国忠君”“宁死不屈”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看待苏武的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l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日:“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
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征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则上必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日:“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选自《隋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尝与人方食 尝:尝试
B.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 率:一概,都
C.皆附之而短宝常 短:说坏话
D.其事竞寝 寝:停止不用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的一组是
(1)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2)宫商毕备,谐于丝竹
(3)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4)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
(5)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
(6)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A.(1)(2) B.(3)(5)
C.(4)(6) D.(2)(5)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万宝常曾和别人吃饭时,谈起了音乐,当时手头没有乐器,他就用筷子敲击手边的餐具和各种杂物,奏出的音乐,其和谐动听不亚于一支丝竹俱全的乐队,使大家十分赞赏。
B. 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修定了宫廷中的乐谱和有关音乐礼仪的规章制度,文帝召见宝常,问他郑译修订的音乐如何,宝常说那音乐是亡国之音,并极力反对。
C. 万宝常创作的乐曲,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他的大部分乐曲都流行开来。他认为太常所演奏的音乐哀伤淫糜,预示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后果然如此。
D. 万宝常出身于地位低贱的乐户,一生不得志。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受到权势派的压抑,不得为世所用,他本人也就在病饿中离开人世。其大部分著作也因疾愤而付之一炬。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
译文:
(2)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
译文:
(3)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臼:“何用此为?”
译文: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跟踪训练,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