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9-16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选择典型的事物作为表达的中心,然后以事件为表达重点。
答案: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听 嗅 触 静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提示:“破屋”中的“破”更显出了作者情感的朴素。
参考答案: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提示:重点理解“特产”的含义。
参考答案:因为北平处处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雨 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画一个圈子之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为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许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的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掩盖地有些憔悴色,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促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着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着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洒落。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从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像船一样地缓缓地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拍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做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翅膀,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啾啁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啊!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复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愤怒,对着沉重的天色的愤怒,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做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诧。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他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5.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1)啾啁( ) (2)荫( ) (3)隼( ) (4)阜( )
答案:(1)jiū zhōu (2)yìn (3)sǔn (4)fù
6.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关于颜色描写的词语应如何理解?
提示:找出相关词语,理解对比的含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嫩绿”和“憔悴色”形成强烈对比,“嫩绿”因为尘土的掩盖而变得憔悴,生动而极富形象地刻画出自然界在渴望着雨的洗涤。
7.作者在结尾处一改前面轻柔低沉的调子,变得激越起来,和全文很不协调,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结尾处的描写变化预示着作者情绪的变化。
参考答案:(1)结尾处的一只远来的鹰的愤怒与抗争、鸣叫与呼唤无不反映了作者的心态。?(2)这是一只拟人化的鹰,它身上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然而雨还是没有来,表明作者仍然未能如愿,依然苦苦地等待和追寻。
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一幅久旱之后盼甘霖的景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气氛更加沉闷。
B.全文既有轻雾般的柔和、梦幻般的朦胧诗情,又有生动明晰的图像,给人一种沉闷而又有所追求的感觉。
C.文章通过“雨前”这一特定的时间内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活力的新生活的渴望。
D.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咀嚼。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厌倦的感叹,也有积极争取的呼唤。
E.本文语言精雕细琢,格调沉郁,但是高雅。意境含蓄优美。
提示:文中没有排比的修辞方法,因此A项有误;E项,“沉郁”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轻柔低?沉”。
答案:AE
深层探究
9.古人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若耶溪》)《天山景物记》中说:“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路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本文中写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试说明原因。
提示: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方法,在描写某一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参考答案: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人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当然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静寂。
高考链接
10.(2010北京高考,2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___________,意在。再如,___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半”字熟语及其内涵的承接与把握。
参考答案:“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成功往往不是孤立的,离不开配角和他人 “做事有决心等于成功了一半” 道出了“意”和“行”的辩证法
11.(2010全国卷Ⅰ,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提示:通观文句,不难发现,该段文字先说文物的价值,后说文物的影响,中间存在着一种转折关系。其中第③句是文物价值的总说,②⑤是其具体的体现,⑥是其形象的总结。④句与①句和后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
答案:C
第三单元故都的秋同步练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威廉希尔app 预祝大家新学期有新的进步。
相关链接:
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