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6-22
三、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 ,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明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宰执:宰相,本文指严嵩。 ②馘(guó国):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这里指所割的左耳。 ③阃寄:指边境将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抨击
B.以恣敌之出没 恣:任凭
C.《巷伯》之刺谗而下 刺:讥刺
D.岂皆古之中声也哉? 中:不高不低的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父之哭其子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B.①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其能遗之也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8、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青霞流放边塞,当时边事废弛,有敌寇边,将士常常束手无策,甚至连一支抗敌的箭都没有。
B.沈青霞在他的诗文中,抒发了对边防懈怠的愤激和对将士屠戮百姓的痛恨。
C.作者认为沈青霞有古代志士的风范。如果按照孔子删诗的“发乎情,止乎礼义”宗旨,屈原之骚﹑伍胥之谏﹑贾谊之《疏》等,都可能被孔子采录。
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却从沈君其人写起,表现其“古之志士之遗”的风范,突破了一般序文拘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艺术特点等评介的窠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9.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20.把下列文言阅读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又未 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3分)
②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声声慢•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①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
21.这首词名为“秋声”,词中共写了 (数字)种秋声,来渲染凄凉之气,寄托诗人 的心声。同题材的作品中,我们学过的“赋”的代表作是《 》。(3分)
22.在描写秋声时作者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三)2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共8分)
(1)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山长水阔知何处?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6)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2》的收视率又是第一,其热议程度甚至超过了《舌尖1》。据总导演陈晓卿自述,《舌尖2》的内容延续第一季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并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
诚然,美食同人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叶圣陶曾说:“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周瘦鹃亦云:“亡妻凤君在世时,善制八宝鸭,可称美味;现在虽能仿制,但是举箸辛酸,难餍口腹了。”梁实秋、周作人、汪曾棋等作家笔下的饮食,也是既写口腹之物,又记故旧亲情。
所以说,“吃”,背后其实是“痴”,是唇齿之痴、故人之痴、乡里之痴、故国之痴、传统之痴……
请以“舌尖上的痴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可以叙述故事,可以分析事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中文逐个译成英语的汉语式拼接式;拼音混搭英文式 ;直译拼音式。(3分,每点1分)
6、修辞、句式1分,内容2分。
示例一: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示例二:耳朵很慷慨,容得进所有优美的言辞;它又很吝啬,听不进一句逆耳忠言。
示例三:友情很宽容,它能让别人容得下你的许多缺点;它又很脆弱,往往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彻底破裂。(4分)
7、请根据“要求”评分。其中“明确一种观点”,1分;设想另一种观点的理由,并简要批驳,2分;写出自己的两条理由,各3分,共6分;全文语言流畅,1分。
10、通过微博的力量,冲击现实的弊端,促使当事人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应当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与责任;检讨和反思自已的意见或感受,有应有的是非曲直和善恶邪正,不偏激、不对立。 (3分,每点1分)
(二)提示:答案仅供参考,请阅卷组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灵活处理。
11.这段文字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挖”“埋”“培”“浇”“系”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我”种树时的认真仔细和郑重的态度(2分);从而表现了“我”种树时心中的激动、虔诚和对树长大的期待的心理。(2分)
12.①第⑤段的内容看似和“种树”无关,但它与“我”的树被拔掉一事表现了同样的主题:有些势力很强大,在破坏美好的东西。②这样写加深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中心。(4分,每点2分)
1
18. A 曲解文意,文中“不及飞一镞以相抗”,意思是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说的是消极抗敌,不是没有箭。
19.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3分,少断、错断1处扣1分)
20. ①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
(重点落实:定语后置、“报罢”,整体1分,共3分)
②然而孔子所以并不立即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
(重点落实:“遽”,“ 矜”,整体1分,共3分)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共8分)
四、作文(60分)
24.抓住关键句——所以说,“吃”,其背后也有“痴”,是一种唇齿之痴,故人之痴,乡里之痴,故国之痴,传统之痴——展开思路即可。
【参考译文】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难道它们都符合古诗平和中正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立即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下学年期末综合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么,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相关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