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08
夏坚勇
江阴的小石湾依偎在要塞古炮台下。正值落日黄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阳的余辉里。衰草
寒烟中,坟堆倒有不少,但细细找过去,始终没有发现一块属于典史阎公的小石碑。
据说当年抗清英雄阎应元被杀之后,一位乡民把他从死人堆中背来,偷偷葬在这里,兵
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
阎应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却在国家危亡之秋,率六万江阴义民拒二十四万清军于城
下,孤城碧血八十一天,让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余人。城破之日,义民无
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然而,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只有一个名气不大的文人邵长蘅,洋洋洒洒写下一篇《阎典史记》。
顺治二年七月初九夜间,已离任的阎应元应义民之邀悄然进入江阴主持守城军务。这场
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悲壮惨烈地进行了八十一天。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
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不闪
烁着创造性的光芒……阎应元在城破被俘后挺立不跪,被刺穿胫骨,才“血涌沸而仆”。阎
应元和江阴义民用喷涌的热血和强悍的生命作为牺牲,去祭奠那生生不息、怆然傲岸的民族
精神。
然而,同为南明①英烈,史可法死后封忠烈公②,名垂青史,而阎应元的光芒却要黯淡
得多。这种死后哀荣的差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实也无需深思,归根结蒂,恐怕还是两人生前的地位使然。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朝的兵
部尚书,大人物以气节自许,相当难能可贵。阎应元是个粗人,他担任那个典史只能称为“吏”。阎应元站在江阴城头上回答清将刘良佐③劝降时说了句大白话:“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但这句话却石破天惊地撩开了历史的面纱: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那些旧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转得比谁都快,而小人物则合当提着脑袋去冲杀。
但是阎应元毕竟“略输文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本身固有的光芒,因为史书都
是文人写的,他们更欣赏那些富于文化气质的志士贞臣。儒将张煌言④被清军俘获,临刑前
举目吴山,长叹道:“好山色!”然后整一整衣袂,飘然前行,被后世的文人学子们传为佳
话。同是慷慨就义,阎应元大呼:“速杀我!”在那些握着史笔的文人眼里,所见到的只是
一片鲜血淋漓的悲壮,而从文化气韵上讲,就浅显得多了。
“纲常”和“节义”是儒家文化中最为神圣的两块基石,当旧王朝覆亡之际,处江湖之
远的江南文化人自然成了送葬队伍中最为痛心疾首的一群,他们祭奠的不仅仅是一个张三或
李四的王朝,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起初,新王朝的统治者对这群不要命的文化人很有
点不以为然,但问题是他们前仆后继,总也杀不干净,这些江南文人以彬彬弱质支撑着异常
坚挺的文化人格。
事情终于发生了变化,清廷昭令表彰前明忠义,也就是说,对当年那些提着脑袋和他们
拼死作对的人予以褒扬。于是,小小的阎典史才得以“跟哥哥进城”,在江阴的忠义祠里占
了一席之位。
但小石湾依然寂寞。几年前,小石湾的江滩上出土了几尊清代道光年间的大炮,人们摩
挲古炮上斑剥的铭文,望大江,思荣辱,但他们不会想到,就在自己脚下的某个地方,英雄
阎应元正孤独地安息着。
①1644年4月,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尽。6月19日,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年号“弘光”,国号“明”,史称“南明”。
②史可法,抗清被俘,不屈而死,影响巨大,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世称忠烈公。
③刘良佐,原为李自成战将,明崇祯十一年降明军,清顺治二年降清,率兵围攻江阴,作《劝民歌》, 让江阴人投降。
④张煌言,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至清康熙三年被俘。临刑时,他“坐而受刃”,拒绝跪而就戮。
10. 从全文看,典史阎应元具有哪些特点,因而被作者称为“英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要求,简要分析下列语句的含意。(6分)
(1)“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除了作者对此句的解读之外,根据上下文说说阎应元当时说这句话有哪些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山色!”后世的文人学子为何十分欣赏张煌言的临终感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纵观全文,在作者看来,小石湾“寂寞”的原因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附加题(选做):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明将洪承畴在松山被俘降清。起初传说他殉难,崇祯皇帝曾亲自写悼文致祭。后来洪承畴俘获抗清义军首领孙兆奎时,问孙:“你从军中来,知不知道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孙讥讽道:“你从北地来,知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洪承畴被问得羞愧难当,气急败坏下令杀害了孙兆奎。
此后不久,一代名儒黄道周被俘。洪承畴想去劝降,黄道周闻讯,手书一联挂于囚室门外:“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洪承畴见了无地自容、恼羞成怒,下令将黄道周处决。
(1)根据上下文,将横线处孙兆奎的问话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道周的对联采用什么方法、暗含哪些意味,使洪承畴看后恼羞成怒?(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大学教授对研究生提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
学生。”
某大学校长骄傲地宣称,这所大学在短短十年间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
以上言论引发网民热议,赞赏者有之,批评者有之。
你对此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作文。以下“素材链接”,供参考,可选用或不用。
【素材链接】
“脸书”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以260亿美元身家在2012年胡润富豪榜位列第八。
同年,他在硅谷慈善捐献股票榜排名第一。
截至1999年,我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2亿多公顷,增产稻谷3000多亿公斤。
常书鸿,留学法国十年,1943年赴敦煌,研究并守护敦煌艺术50年。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以常书鸿为榜样,亦守护敦煌50年。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
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
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
其至高之鹄的。 (《北大之精神》马寅初)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13. (1)(2分)在松山殉难(或殉国、就义)的洪承畴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
(2)(8分)联语用采用了谐音和嵌字的方法,(2分)巧妙嵌入“史可法忠”“洪承畴
反”八字(或“史可法流芳”“洪承畴反国”十字),(4分)表达了效仿史可法坚守名节的决心,辛辣讽刺洪承畴蒙受皇恩却屈膝变节的无耻行径。(2分)
14. (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
40-36分 中心鲜明,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准确
流畅
得体
有个性 完整
严谨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
35-32分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较真挚。 准确
连贯
大致得体
较有个性 完整
有条理 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
31-28分 中心劳日拙基本明确,内容欠充实,感情欠真挚。 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无个性 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
28分以下 审题有偏差或观点不够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苍白。 不够通顺
病句较多 不够完整
条理不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些的,30分以下。
说明:
①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扣1至2分。
②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不足300字的,20分以下。
③错别字每4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1分。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