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29
6.对下面各句的翻译,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比较秦国接受贿赂而取得的土地和通过作战胜利而取得的土地,它们的实际数量是其他六国的一百倍。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地思考并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作乱的人四方响应。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被敲击而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A项,正确译文应为: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
答案:A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7.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辅佐的人。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怠:懈怠,松懈。
非常之观 非常:不寻常。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于:对。
于人为可讥 于:在。
解析:B.相:帮助。
答案:B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吾其还也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③④均不同
D.①②③④均相同
解析:①难道;②代词他们;③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④代自己。
答案:C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 未尝:不曾。
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不免:免不了。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革灭:割占。
解析:D项“革灭”意为“消灭”。
答案:D
10.比较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③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④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①②③表转折关系,④表顺承关系。
答案:C
第Ⅱ卷(共70分)
三、(8分,每小题4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答案:(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或:以声衬静),情景交融。(2)闲适恬静。
12.根据语境,默写名句及文学常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语句出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除本文作者外还有唐代的两位: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招损,__________。
(3)盛衰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名句的识记能力。
答案:(1)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韩愈 柳宗元 (2)谦得益 (3)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四、(1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3)或曰此鹳鹤也( )
(4)余固笑而不信也( )
答案:(1)这 (2)这样 (3)有人 (4)只是
14.与“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中的“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D.左右欲刃相如
解析:D项名词动用,A项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C项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D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②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③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焉:均为语气助词。而:③表承接,④表修饰。
答案:A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