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21
6.女主人公妞儿在一出场时对八路军战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刁难和批评。这是真的刁难和批评吗?她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联系下文妞儿的语言以及主动要求帮助八路军战士的举动,很容易找到答案。[来源: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不是。目的是寻找机会与这位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7.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妞儿的性格特征。(不超过10个字。)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信息的把握归纳能力。
参考答案:伶牙俐齿、善良热情。
8.选文末尾,八路军战士为什么“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解析:从前面妞儿的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感染了八路军战士的心这一角度去思考分析。
参考答案:女孩儿雪中送炭式的真诚的关心温暖了“我”,令“我”无法推脱,难以忘却。在这片土地上所遭遇的一切会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离”。?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女主人公是一个脾气火暴、性格直率而又为人热情、心地纯真的山地女孩子。
B.选文以女主人公妞儿和八路军战士“我”之间关于“卫生”的讨论为线索,重点是为了描写抗战时期普通百姓对胜利的渴望和八路军战士的必胜信念。
C.女主人公关于刷牙的一番“宏论”表明她从小生长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对外界缺乏了解。
D.女主人公对八路军战士不穿袜子“也是卫生吗”的责问,将剑拔弩张的气氛消解成融融暖流。
E.选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
解析:A项,脾气火暴有误;B项,重点是刻画女主人公的独特性格;C项,并非没有见识,“刷牙”是其谈话的一个借口。
答案:DE
(二)(2006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故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⑥。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序》,有删改)
注:①加五:增加五成。②挛缩:褶皱。③不赀:不计其数。④区处:分别处理。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⑥醯醢(xī 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解析:D项中“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答案: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B项两个“于”是介词,在。A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C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答案:B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