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编辑:sx_xingt

2013-03-11

【摘要】鉴于大家对威廉希尔app 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苏教版有标新立异之嫌,该文其实算不上经典,不要以为所谓名家的文章就篇篇精到。个人以为不太适合选作研读教材。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文中部分句子有虚写实写的转换,转换未必精当,含义未必隽永,也没必要花太多的力气去咀嚼。语言虽美,但节奏和韵律似乎未能精到。

教学时还是以分析镜头素材为主,进而体会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也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和学习散文的写法。

教法以自读讨论为主。

目标要求:

1、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课时设置:2教时。

安排:自读一教时,讨论一教时。

第2教时

要点: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

一、整理出在读和写上要积累的字词

广阔无垠 盎然 层峦叠嶂 抚摩 襞褶 婉转悠扬 唧唧 汲水 翠锦斑斓 寥廓 涟漪

yín 艮(gèn) zhàng fǔ mó bì zhě jī jí lián yī

黄鹂 石矶 汀泗桥 折戟沉沙 溪涧 澄澈 萦回 咆哮 飞流急湍 山巅 云雾缭绕

lí jī tīng sì jǐ jiàn céng chè yíng huí tuān diān

鹰隼 嵯峨 帏幔 雁荡龙湫 丘壑 云蒸霞蔚 千仞

sǔn cuō é wéi màn qiū hè rèn

二、概括归纳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4):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5-36段):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三、朗读、赏析、思考讨论(先小组讨论,再班级交流)

1、标题反映出文体什么特点?

这篇文章取名为“祖国山川颂”,“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本文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是一篇抒情散文。)

2、我们常说标题决定写法,请就本文的标题,你觉得这个标题应当决定了什么写法?

①要有写景,②要有强烈的抒情,③写景要有概括性,④写景要有点有面,⑤写景要铺叙,⑥除了写景,还要——联想,联系山川文化

3、请你找出几处概括性写景的地方,读一读,评一评。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地貌方面的概括描写。

“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明镜般的湖泊,层峦叠嶂表示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表示愿供奔走……”——改造自然方面的概括描写。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季节景象的概括描写。

4、请你找出几处具体地“点”上写景的地方,读一读,评一评。

春天的描写: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我知道新的一代的昆虫,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描写: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她的鲜红的双颊。”

秋天的描写:

“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但它也使人微微感到,一些树木因生育过多而露出来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一明一灭。

“人间的眼前近景,使人忘记了天宇的寥廓啊!”

黄果树等瀑布的描写: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四、继续朗读,完成有关作业。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

(一)教材简析

《祖国山川颂》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祖国土”专题第一模块“江山多娇”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采用片断式结构,全景式的描写,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作为精读篇目,要落实本专题“文本研习”的要求。学习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习文本特点,深入体会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编写教材的意图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和能力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思。

2、品味独具魅力的散文诗语言。

(2)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文自身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定为:

品味独具魅力的散文诗语言。

(文章浅湿易懂,讲析时不必面面俱到,要以学生的实际和大纲要求出发,有取有舍,突出重点)

二、关于教法

1.反复诵读法。本文写景优美,感情强烈,所以我主要采取反复诵读法。强调反复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在反复的诵读中,熟悉、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要内容。通过反复的诵读,仔细品味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2、点拨和讨论结合法。在教学中,我力争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让学生诵读全文,品味文中写景优美、情感浓烈的语句;对于重点语段,我让学生质疑、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机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祖国山川颂》描绘了许多祖国壮丽伟大的山川美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关于学法

1、品读感悟法。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品味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感悟文章强烈的爱国热情。

2、交流讨论法。学生对优美语句和重点语段进行品读感悟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然后交流、讨论,在比较中获得知识,并享受合作的快乐。

3、练笔强化法。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以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永恒最具有不朽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梅兰芳蓄起胡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唱戏,到钱学森抛弃优厚待遇而回国开发原子能事业,有多少仁人志士以身殉国,又有多少爱国赤子发愤图强。祖国永远是中华儿女心中一段无法释怀的情结。

(二)了解作者和解题: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四人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

思考: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来写?

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不难看出,本文并非仅仅赞美了山川,作者采用全景式描写,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写到对祖国人民、文化、语言等深层内涵的热爱。本部分按照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由具体写到抽象。再选取春夏秋冬、晨光和黄昏、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瀑布等典型画面,以点带面,描写了祖国壮丽秀美的山河。看似散乱,但“形散神不散”,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四)研读重点语段,品味语言。

(1)思考1: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课件展示)

思考2:本文用优美并充满深情的语言描绘了这么多幅美丽的场景,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在文中找出这些描写的段落大声地诵读。

(2)实例引导:

散文作品很讲究语言的运用。纵览古今散文佳作,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考察,无一不具有形象、优美、朴实和简洁的特色。作者的感情、心声与客观事物的融合和谐,这是散文所独具的。试比较以下两段话:

①根据埃及朋友的介绍,我在一个夜晚去看金字塔,想多了解一些这个民族的历史。

②听埃及朋友说,金字塔的月夜,朦朦胧胧的,仿佛是富有幻想的梦境。我去,却不是为的寻梦,倒想亲自多摸摸这个民族活生生的历史。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前一段是语言平实的通讯报道。后一段,才是散文的语言。它的特色是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月夜是朦朦胧胧的,被作者写成“富有幻想的梦境”,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却说成是“摸摸这个民族活生生的历史”。

(3)品读、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说出一两点,就应给予鼓励):

那么,作者黄药眠是著名美学家,他的散文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品味、感悟,把你的鉴赏结论写出来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小组交流、讨论)

引导提示: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①诗化的语言②形容词、动词的准确形象地使用,③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④句式的特点,⑤意境的创设⑥富有哲理,⑦直抒胸臆等。但一定要结合本文的“神”,并注意措辞。

(3)再读,做到声情并茂,深切休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思及优美语言。

(五)练笔强化。

下面是从原文中摘录的一句话——“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①这小段文字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 )

②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以“夏日的风”为写作对象写一段话。(注意修辞手法、诗化的语言、定语及动词的准确形象的运用)

五、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保持“亲密接触”,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鉴赏散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长江三峡》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前面已经教完《祖国山河颂》。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还是以朗读体会为主,品味文中对三峡的描写,进一步感受散文的取材和写法。

目标要求:

1、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3、朗读品味语言,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归纳分析,了解文章的取材。

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

刘白羽的散文诗意更多表现为壮美、明快,充满哲理。《长江三日》中,作者以游踪为引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奇伟壮丽的三峡。作者笔下的长江一会儿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会儿安静温柔,像微微拂动的丝绸;一会儿万瀑悬空,砰然万里;一会儿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仿佛长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云雾变幻、朝晖夕照、电闪雷鸣,更给这显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变化莫侧的水上世界。作者还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把这种经历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我觉得这是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由于这一思想的熔铸,江轮便成为我们整个革命事业的诗意象征了。文章虽然落墨于山河画卷,却处处着眼于哲理的诠释,因此,气势壮阔,格调高昂。读起来扣人心弦,使人精神振奋。

三、了解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 193公里 (其中狭谷段合长 90公里 ,宽谷段合长 103公里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三峡山陡、流急、滩险。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 1957年12月3日 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四、积累字词:

停泊 启碇 瞿塘峡 夔州 滟滪 雷霆万钧 漩涡 层峦叠嶂 绛紫色 翡翠

Bó ding qú kuí yàn yù xuán wō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jiàng fěi cuì

云蒸霞蔚 隽秀婀娜 巫峡 万仞 缥缈 绿茸茸草坂 崆岭滩 袁崧 美髯白皙 驮

jùn xiù ē nuó rèn róng bǎn kōng sōng rán xī tuó

姊归 震颤 绛紫 峨冠博带

zǐ guī zhèn chàn jiàng é guān bó dài

五、整体理解

1、浏览课文,在下列文字中填空,再画出作者在三峡的游览图并标明地点位置:

课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并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生活哲理。

2、归纳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3、本文在写三峡时,选用了哪些素材?

三峡的风景,一路所见;有关心理感受;和三峡有关的民歌、民谣及传说;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4、朗读课文,继续预习思考

第2教时

要点:欣赏文章对三峡的描写,分析写法。

过程:

一、找出有关文字朗读,再看看作者怎样紧紧抓住三个峡各自的什么特点加以描绘的?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险”:

“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游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炯挪,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峡口。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的象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象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象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突出其“凶”: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船一下象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初下泄滩,你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突然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漩涡,使得"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

“姊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绕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仰头上望,只见黄石碧岩,高与天齐,再驶行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当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象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为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象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着岩上一片乡镇告我:"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每只木船要想渡过青滩,都得请这儿的人引领过去。

“中午,我们来到了崆岭滩眼前,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可见其凶险了。眼看一片灰色石礁布满水面,"江津"号却抛锚停泊了。原来崆岭滩一条狭窄航道只能过一只船,这时有一只江轮正在上行,我们只好等下来。谁知竟等了那么久,可见那上行的船只是如何小心翼翼了。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二、讨论写法

1、写游记,作者本来只需要介绍一路看到的三峡风光,但作者还嵌进了民歌、民谣、古诗、传说以及人生感悟,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对我们写文章有什么启发?

作者引用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来扩展意境。这些引用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而且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尤应注意的是,作者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托物言志,使文章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使这篇散文达到诗情、画意、哲理的完美结合。

我们写文章时,材料不要单调,要扩展文章的内涵和意境。

2、作者在叙写西陵峡时,在诸多的流传中,为什么重点选择了屈原和王昭君的材料?

因为这里是屈原 和王昭 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王昭 君因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提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哲理: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该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3、作者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浏览课文,看看在修辞上和描写情景的角度上,怎样进行的?

(一)修辞的运用:

(1)比喻的运用: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2)夸张的运用: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炯挪。

(3)拟人的运用: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

(4)通感的运用: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二)同景换角:

这就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驰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三)移步换景:

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万群。”就是讲的船上观景变幻无穷的特点。作者对自己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八里长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等。

(四)写形、写声、写色的角度。

(五)描述与引用古诗、传说的角度:

文章在写到“船已进入瞿塘峡了”以后,首先概括介绍瞿塘峡口的特点,然后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诗句和古时歌谣,让读者去想象瞿塘峡口的险要气势。

4、通过学习本文,你对游记散文的写法,有怎样的感受?

游记散文的写法:

(1)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悉被记叙和描写的事物,还要准备大量的有关材料。

(2)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3)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4)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5)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三、作业:看读本有关课文,抄写字词,完成练习

《肖邦故园》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江山多娇”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国怀远的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还是以朗读体会为主,品味文中的情景描写,进一步感受散文的写法。

目标要求:

1、积累词句,学习好的描写语言。

2、了解肖邦,感受其爱国热情,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操

3、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4、朗读品味语言。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肖邦,积累词语,初步整体感受

过程:

一、导入

1、越是伟大的人,越是具有浓厚的爱国怀乡的深情。

2、名人,常常因为他们杰出的贡献,在他们逝世后,他们的居室或用物往往赋予文化的含义,受人们瞻仰。

3、学习目标。

二、积累字词(生字注意读音,有的字注意书写)

府第 马厩 草垛 掳掠 富丽堂皇 庇护 沧桑 厄运 度过岁月 (渡过难关) 伶仃

Jiù duǒ lǔ lüè bì hù líng dīng

夙愿 博大精深 不容置疑 旋律 渊源 荒诞不经 瘠薄 覆盖 俏丽 蕴藏 不解之缘

sù yuàn  jí báo yùn cáng

青翠欲滴 雾缭烟绕 粉妆玉琢 翩翩起舞 眷恋 缱绻 保佑 坎坷 命途多舛 愁绪

wù liáo yān rào qiǎn quǎn  chuǎn

一瓢饮 窒息的 幽香 有条不紊 树影婆娑 簌簌 心荡神驰 玲珑剔透 茕茕孑立

zhì xī  pó suō  sù sù  líng lóng tī tòu  qióng qióng jié lì

悠悠往事 雪橇 狐裘

xuě qiāo qiú

三、朗读课文

朗读提示:关于外国人名地名的朗读:4字——2+2;5字——2+3或者3+2;6字——3+3或者2+4。

四、了解作者

肖邦,波兰人,世界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

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五、朗读有关段落,整体理解。

思考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发言

1、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本文的以什么为主线展开内容的?

主线是肖邦以及肖邦音乐与故园的关系,所以文章开头先介绍肖邦故园的过去和现在,进而探寻故园对肖邦的陶冶和影响,指出故园与肖邦艺术的联系。

2、第2段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怎样理解肖邦故园的文化内涵?

肖邦的故园,已经化成了某种象征,散发着爱国精神,散发着波兰民族的凝聚力,激励音乐创作的后来者,缅怀人类文化的杰出奉献者。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文中正是以肖邦故园来暗示肖邦音乐的民族风格,连接他热切的爱国怀乡的激情。

4、如何理解“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这句话?

肖邦出生于此,这里朴素淡雅的景物在他的童年和青春时代甚至一生中都打下深深的烙印,这儿的一切对他的音乐创作有着不同一般的渊源关系,他在流亡生活中抒发对祖国对故乡怀念之情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寄托于这故园之上的。因此说,这小小的庄子对肖邦而言就是整个祖国的象征。

六、自由朗读课文,做部分练习。

第2教时

要点:朗读精彩段落,品味散文的语言美,练习作业

过程:

一、朗读第6、7段,再思考回答问题

1、朗读:

诚然,它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2、思考回答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发言。

(1)四季的景物描写突出的点是什么?这些描写给人在审美上有怎样的感受?

突出的点是“色彩”,给人在审美上的感受是“朴素”“淡雅”。

(2)作者描写这些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何等的持久、深沉”?

为了说明肖邦的音乐和肖邦故园风光的联系。家乡的风光给肖邦的创作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朗读19-24段,再思考回答问题

1、朗读: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2、思考回答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发言。

(1)这里也是四季的风光描写,与上文有什么不同?这里的风景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

上文是略写,这里是详写;上文是虚写,这里是实写。风景描写始终和肖邦的音乐联系在一起。

(2)上文的描写和这里的描写各是为了表现什么中心?

上文是突出色彩,突出家乡风光对肖邦创作的影响,这里是从审美上对肖邦音乐的联想和想像。

(3)由本文的组织材料看,谈谈你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理解。

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肖邦的故园和肖邦音乐的关系,所以写故园总是不离开音乐。材料可以是多方面的,但必须围绕线索,不能游离中心。

三、练习作业:1、继续朗读,2、做有关练习,3、选取读本有关课文阅读。

指导阅读《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

教学设想:

这几篇诗歌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颂歌的变奏”的板块,该板块是选教或自读篇目。编者的意图是,借这一类“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情感来进一步理解另类的爱国深情,因为是现代诗,好理解,所以选教或自读。

阅读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教师适当补充点有关背景资料,重在通过朗读体悟,并通过思考讨论,深入把握。

语文教学忌讳穿靴戴帽,不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必把自读的课文当着教读的课文处理,多花时间,多花精力,而效益微弱;本案把这几篇课文合并处理,又以自学为主,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另外,这个板块的诗歌选材,个人感觉总体来说不精,可能编者注重于思想内容和不同的形式。

本案侧重于对《发现》的指导,其他丢给学生自学。

目标要求:

1、进一步了解现代诗,读懂现代诗。

2、了解有关作者。

3、感受诗人激愤的爱国之情,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操。

教学时间: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了解作者,朗读,讨论部分问题。

过程:

一、导入(板块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要求)

二、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

1、凝练性——语言凝练,不像散文平铺的语言。散文分行,仍然是散文,不是诗歌,所以有些不好的诗歌,实际上是散文分行。因为凝练,所以表达时常常有某种跳跃性,阅读时应当顺应其跳跃,依据前后句和整体理解,理会出跳跃的内容。

2、抒情性——情是诗歌之魂。总的来说,散文抒情是舒缓的,诗歌的抒情是激越的。

3、含蓄性——含蓄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形象地表现某种情感和思想,不是说大白话,呼口号,正因为这样,给我们的阅读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理解时,我们需要将其“还原”。

4、音乐性——诗句有特别和谐的节奏,有的还通过压韵,加强这种音乐性的感受。

三、补充有关作者和背景简介

1、作者

闻一多(1 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闻一多本名闻亦多、闻家骅。湖北浠水县人。从小对看戏、绘画产生了兴趣。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思潮的激励,阅读了许多社会科学书刊,越来越关心国家的前途。1920年7月,闻一多出于饱满的政治热情,开始了新诗的写作。 1922年7月16日 ,闻一多赴美留学,学习美术,但他的兴趣更多的还在诗歌方面。他常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美国的民族歧视,强烈的思国之情,是他写诗的动力。他写出了《太阳吟》《忆菊》等名篇。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最高产的时期。1 923年9月结集自费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5月离美回国。1 926年,与徐志摩、朱湘等人创办了诗刊《诗镌》,大力提倡和试验新格律诗的创作。起到了影响一代诗风的作用。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以后,闻一多实际上离开了诗坛,承担了教职,并成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古代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 938年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1 946年7月1 5日,在 李公朴 先生遇害经过报告会上,他拍案而起,做了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当晚就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他是中国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

艾青(1 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 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 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真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舒婷,中国现代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阿赫玛托娃(1 889~1966),前苏联女诗人。出生在赦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名娃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l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一群》(1 91 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擅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 91 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2、交代几篇诗歌的背景

《发现》:

闻一多1922年从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在美国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诗人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他在1923年1月在家书中写道:“一个有思想之中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他毅然决定提前回国。在回国途中,他内心充满了报效祖国的热情。1925年夏,当闻一多乘坐的海轮停靠在上海码头时,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诗人,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五卅”惨案的斑斑血迹,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像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发现》是闻一多归国后写的第一首诗,它既表现了诗人炽烈的爱国心,也表达了内心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

《北方》:这首诗写于1 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  1937年7月7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亡的洪流所激动,使他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和骄傲”。“战争真的来了。这是说,原是在人民的忍耐中的,原是在诗人的祈祷中的,打碎锁链的日子真的来了。这时候,随着而起的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的呼声,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为了胜利一三年来创作的一个报告》)为了参加救亡运动,诗人从美丽的西子湖畔辗转来到战时的首都武汉,但武汉的情景却令诗人失望,前方的将士在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后方的达官贵人却依然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 ,艾青和端木蕻良、萧军、萧红等艺术家 应李公朴 先生的邀请一起离开武汉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晋南失守后,艾青又到西安组织了一支抗日艺术队,艺术队解散后又返回了武汉。在北方的两个月里,艾青先后创作了《风陵渡》、《补衣妇》、《手推车》、《骆驼》等一批诗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的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本文先刊于1979年的《今天》,后正式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7期,并荣获1979~1982年度全国优秀新诗奖,被看作是舒婷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从十年浩劫生活过来、有着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精心选择新颖独创的意象,把祖国的贫穷落后和个人对祖国未来的期望组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一代人的呼声。舒婷自己介绍说:“《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引用的是闽南民歌的一种调子,把祖国放在后面,造成一种回旋调、咏叹调,起加重语气的作用。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当时我在灯泡厂做工人,焊灯泡,时常被烫得双手都是水泡。当时‘四人帮’刚刚打倒,我们心中有一种国家兴旺可以指日可待的期望,这对当时我们那一代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能感受到黎明的曙光,感受到一种希望,感情是相当真实的。”

《祖国土》: 这是阿赫玛托娃于1961年创作的诗歌。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曾在1946年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但是阿赫玛托娃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她曾在卫国战争时就写下了《起誓》《勇敢》等歌颂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的诗歌,鼓舞人民抗击法西斯,保卫祖国,给苏联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流亡他乡的日子里,她也在吟唱着:“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决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的粗俗的谄媚我决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应该说,这首《祖国土》是诗人深沉执著的爱国情怀的倾情表白。

三、教学《发现》

思考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它的抒情方式属于哪一类?

爱国的情感。直抒胸臆。

2、分析“我”这个意象的特点。

为了祖国,满腔热血,应招而归;归来失望,恐怖噩梦;呕心沥血,沉痛坚忍。

3、诗题为“发现”,诗人发现了什么?

(1)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祖国的沉沦,山河的破碎。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人们不仅要问,既然诗人回到了他梦牵魂绕的祖国,为什么又不相信这就是“我的中华”,而且还那样痛苦地反复诉说“不对,不对!”呢?原来,诗人听到祖国的召唤,就鞭时光,驾罡风,擎火把,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地赶回来,他看到的祖国竟是满目疮痍,是一场“空喜”。现实就象“噩梦”而且是挂在“悬崖”上的“噩梦”一样黑暗、恐怖,令人心惊和绝望,到头来竟是““一场空喜”,这是怎样的失望和悲哀啊!

我们知道,早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民族 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者。留学美国时期,他又因饱受种族歧视和凌辱,愤然于一九二五年夏天提前回国。然而,作为祖国忠诚儿子,当他怀抱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雄心回来之时,他表现出来的不是欣喜若狂、信心百倍,而是一种撕肝裂肺、呼天抢地的深切悲哀。 臧克家 先生分析得好:“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在海外受的侮辱越重,对祖国的怀念和希望也就越深切。……但到希望变成事实的时候,他却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片黑暗,残破的凄凉。他痛苦,他悲伤,他忿慨,他高歌当哭……”。其实,在美国的时候,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亲爱伟大的祖国被军阀们弄得破碎不堪?他对于天灾人祸交加的祖国情况又何尝不清楚?然而彼时彼地的心情使得我们赤诚的诗人把他所热爱的祖国美化了、神圣化了。当现实打破了美梦,失望悲痛就“迸”发成了《发现》。

(2)在失望中升腾起的对祖国执著与忠贞的爱。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中”

如果说诗人的“发现”就是指祖国的沉沦,山河的破碎,那么,这首诗的构思也就谈不上什么新颖独特了,主题也就谈不上什么深刻感人了。因为国破家亡的感受为不少爱国志士所抒写,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这首诗最精彩绝妙之处应是诗的最后四句:“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执着和忠贞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永恒。

第2教时

要点:自读其他几首诗,自由组合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过程:

一、自读讨论(自我设计问题,自由组合讨论)

二、班级交流。

三、作业:做有关练习,看读本,预习新课。

《离骚》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殉道者之歌”板块,学习的意义和上面的文言文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爱国的精神境界。教学时,应当在这两个目标上定位。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本文在学习上有点难度,宜鼓励学生先多读几遍,再看书下注解, 能在 老师教课前会背诵最好。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屈原和楚辞的有关文学常识。

2、弄懂词句的意思,并能体悟诗句中的情感和思想;了解作者的心志。

3、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4、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能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5、继续培养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常识,朗读,理解部分诗句的含义。

过程:

一、导入(可以从“骚”这个字说起,引入屈原和《离骚》)

二、了解屈原和楚辞

1、简介屈原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他学识渊博,才能杰出,在内能安邦定国,在外凭杰出的辞令能周旋于诸侯。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先期曾辅助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甚得信任。任左徒时,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但是,楚怀王到了后期逐渐进入昏庸,分不清奸贤,重用小人,而远离贤臣,屈原为同僚上官大夫所谗,被怀王疏远,并被流放。顷襄王时,更因令尹子兰之忌,再被流放。最后,他目睹国事日益混乱,为秦国侵凌,楚郢都被攻破后,便悲愤绝望,自投汨罗江而死。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沙士比亚、意大利单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屈原投江的纪念日。

2、楚辞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楚辞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战国中期,在屈原等人的参与下楚辞才形成个人创作的一种文学样式。楚辞的特征:字数超过诗经的四言,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3、小结:

我国诗歌传统——(1)《诗经》代表着现实主义;(2)《楚辞》代表着浪漫主义;合称“诗骚”,或者“风骚”。

三、解题

1、简介写作背景

《离骚》作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即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怀王16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失左徒之职,又因多次上疏,终被流放。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由于其中铺漫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传诗。

2、解释“离骚”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遭遇忧愁,抒发心中感慨。

3、课文简介

原文很长,有2845个字,课文是节选的第一部分,本文前4句(上下一对句为一句)自述自己的出身、生辰、名和字。接着的3句自叙自己具有内在美质和好的才能,但又担心岁月流逝,时不待我。最后5句寄意 国 君,期盼美政。

四、朗读

1、注意难读字,看书下注音,没有注音的查工具书:

苗裔(yì) 兮(xī) 朕(zhèn) 孟陬(zōu) 揆(kuí) 肇(zhào)锡(cì) 扈(hù) 芷(zhǐ) 纫(rèn) 汩(yù) 搴(qiān) 阰(pí)  秽(huì) 骐骥(qíjì) 驰骋()

2、指导朗读

朗读要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

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3、听读

4、学生自由诵读。

五、理解前4句

1、难点理解:

苗裔——兮——朕——皇考——摄提——贞——孟陬——惟——庚寅——皇——览——揆——初度——肇——锡——正则——字——灵均。

(后代。语气词,啊。第一人称,后来由于秦始皇规定专用后,就成了皇帝专用了。已故父亲。古代纪年的术语,相当于寅年。正当。夏历正月,即寅月。只。纪日的干支。还指已故父亲。看,观察。思量。初生时节。始。同“赐”。公正而有法则,意即为“平”。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字。美好平整的土地,意即“原”)

2、翻译:

高阳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

伯庸啊,我先祖的光辉大名。

夏历寅年寅月寅日,

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先祖啊,观察我不凡的器度 ,

他一开始就将美名赐予我身。

我的大名叫正则啊,

我的别号叫作灵均。

3、点评: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 后存 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4、背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第2教时

要点:赏析后两段,总结。

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1段

二、朗读、理解第2段

1、朗读

2、难点理解:

纷——重——修能——扈——江离——辟芷——纫——秋兰——佩——汩——不及——不吾与。

(纷繁,很多。再加上。美好的才能。披。香草名称。芷,也是香草名称;辟同“僻”,生长在幽僻的地方。连缀。香草名称。佩饰。水急流状,比喻时间过得快。赶不上。“吾”宾语前置。)

3、学生模仿第1段互相翻译,再指名朗诵自己的翻译。

(上天赋予我内在的美质啊,

我又注意修养美好的自身。

披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

挂着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我匆忙地就像是在赶路一般,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4、点评

(表明自己有美好的德能,又洁身自好博采众善,又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年岁将尽的愁绪。这是一种积极进取、忠君忧国心胸。)

5、背诵: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三、朗读、理解第3段

1、朗读

2、难点理解:

朝——搴——阰——木兰——夕——揽——洲——宿莽——日月——忽其——淹——代序惟——零落——美人——迟暮——不——抚——壮——秽——度——来——道——夫——先路

(早上。拔取。大山。香木名称。晚上。采摘。水中陆地。草名,经冬不枯。指时光。迅速之状。久留。交互更替。思。飘零,坠落。比喻。年老。“何不”。把握。壮盛的时机。丑恶的行为。法度。呼唤语,呼唤君王跟从自己。道同“导”,引导。音节助词,无实义。前面的路。)

3、互相翻译,再指名朗诵自己的翻译。

(我早上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晚上采摘沙洲里的宿莽。

时光匆匆地不肯停留啊,

春与秋交互更替。

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应该把握年壮抛弃丑行啊,

为什么总不见你改变路数?

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

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4、点评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

5、背诵: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四、思考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诗人诉述帝王家族的出身,是在炫耀自己吗?怎么讲?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离骚》中写进了很多香草树木,由本文看,诗人有什么寄寓?

(比喻美好的品德或者比喻美好的向往。)

3、下文写到诗人遭遇到的不幸,那么开头自我表白的描写有何作用?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精勤修德,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这就为下文良好的愿望与不幸的遭遇作了铺垫。)

五、作业。

指导阅读《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殉道者之歌”自读板块,学习的意义一是理解诗歌形象,学习对作品进行点评;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爱国的精神境界。教学时,以自学自读为主,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点作者简介和背景材料。

目标与要求:

1、了解作者和有关背景;

2、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形象分析;

3、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和有关背景,完成第1首思考分析。

过程:

一、了解作者

1、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了解背景

1、《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补充:12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国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12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5个领袖被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亚服苦役。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2、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指名朗读

四、理解第一首《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思考讨论:(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这首政治抒情诗,诗人向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鼓舞斗志,表示敬意,表达对未来的必胜信念。)

2、“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

(“枷锁”象征沙皇专制黑暗统治。“利剑”象征推翻黑暗统治的斗争。)

3、回答对话栏:

(1)诗人为什么坚信十二月党人的努力不会消亡?

(因为她向黑暗统治发起了进攻,因为她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觉悟。)

(2)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姊妹”?

(要胜利,就必然有牺牲,希望正是灾难过后的胜利。)

(3)诗人写此诗时已受到监视,为什么还把自己的诗作称为“我的自由的歌声”?

(虽然受到监视,身体不自由,但,用诗歌来表达的反对专制、激励革命斗志,这就是自由的歌声。)

五、朗读,完成部分作业。

第2教时

要点:自主学习,探讨交流第2首,完成有关作业。

过程:

一、朗读《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二、思考、点评。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以下为建议思考内容:

1、分析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的意象。

(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 这首诗有怎样的基调?试和前几首做比较。

(《离骚》——沉重

《致西伯利亚囚徒》——豪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沉痛 )

3、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4、分析这首诗的写法。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三、上讲台交流

四、完成作业。看读本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情操;三是了解一点序言的的写法。教学时,应当在这三个目标上定位。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宜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以及和同学探讨解决问题。

目标要求:

1、进一步熟悉作者,崇敬这样的民族英雄,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课时设置: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熟悉作者,朗读,完成部分课文疏通。

过程:

一、导入(背诵《过零丁洋》、学习要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熟悉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这就是作者以这次经历写成的《指南录》的第二篇“序”。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 十二月初九 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三、解释文体

序,一种介绍说明文集或者文章的文体。《指南录》,文集名称。“后序”,第二篇序。

四、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枢密使 缙绅 丞相 纾 觇 翌日 遽 羁縻 献谄 诟 酋 祁请 诣 庶几

(shū mì shǐ)(jìn shēn)(chéng)(shū)(chān)(yì)(jù)(jī mí)(chǎn)(gòu)(qiú)(qí)

诋 刭 巡徼 檄 邂逅 如皋 毗

(yì)(shù jī)(dǐ)(jǐng)(xún jiǎo)(xí)(xiè hòu)(gāo)(pí)

五、疏通第1段

1、重点字词落实:

除——都督——迫——缙绅——萃——会——纾——爱——意——可以——动——觇——不拜

(授给官职。统率。逼近。朝廷官员。汇聚。适逢。解除。怜惜。想到。可以用。打动。窥视。拜,授以官职;不拜,不接受任命。)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恰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的。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六、疏通第2段

1、重点字词落实:

遽——构恶——嫌谄——羁縻——遂——诟——数——但

(急于。做坏事。讨好。扣押。终于。责骂。列举罪行。只是。)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一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七、疏通第3段

1、重点字词落实:

未几——诣——目——引决

(不久。到……去。列,名单。自杀。)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八、朗读课文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积累文言文知识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疏通第4段

1、重点字词落实:间——庶几——诡——草行露宿——穷——天高地迥——以至于

(机会。差不多。使诡秘。草、露,名词作状语。困窘。天高地远。最后到达。)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即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相约他们联兵讨元。复兴宋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后来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展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三、疏通第5段

1、重点字词落实:

诋——刭——物色——几——彷徨——竟使——殆例——巡徼——陵迫——陷——檄——无辜——道——纳——固——层见错出——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责骂。杀。访求,盘查。几乎。走投无路。最后假使。接近类于。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陷入。公文。不明不白。取道。接纳。本来。层叠交错地出现。忍受。痛苦过后再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地悲痛啊。)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唉!我到达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叛国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几乎彷徨而死;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亮时,到竹林中躲避哨兵,巡逻的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兵与盗贼往来其间,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无可奈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四、疏通第6段

1、重点字词落实:

间——手自——使——留——发——历——脱——趋——来者——悲——志

(有时。亲手。出使。被扣留。出发。经过。逃脱。去。后来的人。感叹。志向。)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述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现在将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作为一卷;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又回到京口的,作为一卷;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作为一卷;从海路到永嘉、来三山的,作为一卷。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

五、朗读课文,做练习。

第3教时

要点:疏通完毕,总结,作业。

过程:

一、疏通第7、8段

1、重点字词落实:

生——幸——辱——僇——遗体——殆——犹为——义也——赖——前驱——雪——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委——浩然——愧怍——文——微以——其谓予何——不自意——衣冠——使——改——自序

(活着。幸运。受辱。罪。给的身体。冒险。还要做。判断句,这才是义的行为。依靠。先锋。雪洗。像我这样的人,将到哪里都可以得到死得其所的地方。先前。把……交给。正大光明。惭愧。掩饰。无什么来。认为我怎么样呢。料想不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即使。改年号。自己作序。)

2、读课文,看注解,查工具书,同学间互相协作,会翻译

3、指名翻译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要求做一个忠臣, 国 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将 向国 君请罪, 国 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 国 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 国 君、对父母的过错, 国 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一年夏天五月,改年号为景炎,庐陵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作序,诗集名《指南录》。)

二、总结

1、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2、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3、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4、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此处:给我们的身体。今:死后的身体。)

5、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6、源于本文的成语

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静、止住。)

7、句式解析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

8、难句翻译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一”,是动量词。“一行”,是走一趟意思。“谓……为……”是“说……是……”的意思。全句译作“大家说我走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

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爱”,吝惜。“意”估计。“北”,元军方面。“尚”,追。“可以”,可以凭借。“口舌”,代“言辞”。“动”,说动。全句译作“国家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言语说动的”。)

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将”,将要。“以”介词,凭。“以”后省略了表示“隐忍以行”意思的宾语。“为”,读wéi,作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隐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为。”)

④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很不幸,吕师孟坏事做在前面,贾余庆向元军献媚请降,我被扣留不能回国,国家的情况坏得难以收拾。)

⑤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与生,如同有昼有夜一样是极平常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危难险恶的处境不断出现,(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够忍受的。)

9、课堂小练习:翻译下面的句子:

(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的。)

(2)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死。)

(4)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5)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6)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

三、理解、思考

1、划出文章叙、议和说明的段落

(叙:1、2、3、4;议:5、7;说明:6、8 )

2、文中第5段有22个“死”,这一段的内容和后文“幸生也何为”有怎样的联系?

(前文22个“死”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幸”,九死一生的生命要完成它的价值。)

3、作者在文中说“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死生,昼夜事也”“主辱,臣死有余僇”“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以及把文集命名为《指南录》,我们当如何理解他的“志”?又如何理解生命的价值?

(忠贞的爱国之志;身陷危境,九死一生,投奔祖国的可贵精神;生死度外,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救国行为;演绎出的让人感慨的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民族魂。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的“指南”,他的心志更直接的还是为了明朝朝廷,他的忠心也是直接指向朝廷的皇帝。)

4、文章既然为序言,本文的内容和“序言”是如何联系的?

(文中除了直接说明诗歌的编辑情况外,其余可以说都间接和诗集有关,即说明诗歌的产生背景,诗歌的主题,写诗的目的。)

四、朗读课文,完成作业,看读本,预习新课。

《五人墓碑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板块,学习的意义和上一篇《指南录后序》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情操。教学时,应当在这两个目标上定位。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宜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以及和同学探讨解决问题。

目标与要求:

1、积累字词句知识

2、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分析并学习本文对比论述的手法

教时设置:3教时

第一教时

要点:简介作者和背景,朗读,积累字词

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简介作者,除课外注解补充:自幼苦学,所读书必手抄7遍,并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为人崇尚节义,富于正义感,在本文中就能看出;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其文内容充实,风格质朴;是明末重要文学家之一。

2、简介文中涉及的人物“周公”:苏州吴县人。进士,为官清廉。曾任吏部官职,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虽有人事大权,仍一身清廉,两袖清风。被罢官离京时,只有“行李一肩”,官民叹为稀有。为人正直,忌恶如仇,敢于和阉党作斗争。天启5年,东林党人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在家的他激于大义,竟以款待,还将女儿许配给魏的孙子,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此事被缇骑汇报给魏忠贤,导致后来被罢官。周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新任江苏巡抚毛一鹭等人又以周参与贪污为由,借皇帝诏书,又逮捕周顺昌。周在苏州家居时,对地方民众之事极其关心,并力陈地方官,对穷苦书生大力扶助,所以深受苏州人民的爱戴。后死于京城监狱,崇祯元年昭雪,谥号“忠介”。

3、五烈士事迹简介:周顺昌被捕时,一向好打抱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香火,沿途高喊群众,市民马杰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市民万余人尾随。缇骑拔剑威胁群众,马杰大骂魏忠贤,其他人也上前仗义陈词,缇骑上前刺人,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怒不可遏,争夺武器,受伤,围观民众鼓噪追打,两缇骑当场被打死,毛一鹭逾墙避厕所而逃。几天后阉党准备大规模屠杀苏州市民,五人主动投案。此后,苏州市民为表抗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此后魏忠贤为免大的事态,嚣张气焰也有所收敛。

二、朗读课文

注意读音:蓼(liǎo)、魏阉(yān)、曒(jiǎo)、缇骑(tíjì)、匿(nì)、詈(lì)、缙绅(jìn)、逡巡(qūn)、缳(húan)、谥号(shì)、冏(jiǒng)、嗟夫(fú)、矫诏(jiǎozhào)、扼腕(wàn)、逮捕(dài)不少变(shāo)

三、疏通第1段,积累字词

1、疏通

焉——激于义——除——旌——亦盛矣哉——

(兼词,于之。被。整理。表扬。省略主语“场面”。)

2、翻译

(这五个人,是在周公蓼洲被逮捕时,激于大义而死的。到如今,吴郡的贤明士大夫向当局申请,就把魏忠贤废祠的地基加以清理,用来埋葬他们。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四、疏通第2段,积累字词

1、疏通

墓而葬焉—— 止十有一月——凡——疾病——不足道——众——

(墓,修墓,名次活用为动词;焉,他们。止,仅仅;有,通“又”。大凡。名词活用为动词,得病。说 。形容词,多。)

2、翻译

(这五人的死亡,离开今天的建墓埋葬,只有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十一个月中,富贵的人,意气激昂、志得意满之辈,由于疾病而死亡,死去以后就此湮没、不再值得称道的,也已多得很了,何况是民间的没有名声的人呢!但独独这五个人仍然光明昭著,这是什么缘故呢?)

五、疏通第3段,积累字词

1、疏通

三月之望——行为士先——堪——仆之——抚吴者——私人——所由——使——相逐——

(十五(既望——十六,朔——初一,晦——月末)。行,品行;为,成为;士,读书人;先,表率。忍受。使动。任巡抚。心腹。由所,由他。指使。指代性副词,他们。)

2、翻译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的那天,是在天启七年丁卯三月十五。我们复社中那些在行为上为读书人做榜样的人,为他宣扬正义,聚集钱财,乃送他北行,哭声震天动地。来逮捕他的锦衣卫官校手按剑柄,跑到群众面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大家再也不能忍受了,就把他们打得跌倒在地。当时以中丞的官衔而担任吴地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于他的指使,当地人民正对他满心痛恨,于是趁他厉声呵责之时,鼓噪起来,上前追逐,中丞躲藏在厕所的篱笆内才得以幸免。其后他们就以吴地人民暴乱申报朝廷,处死五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就是现在高居于墓中之人。)

六、朗读,预习下文。

第二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过程:

一、复习,指名翻译第1、2、3段

二、朗读4、5、6、7段

三、疏通第4段,积累字词

1、疏通

颜色——发五十金——函之——全乎为五人也——

(脸上的表情。拿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盒装。完整。)

2、 翻译

(然而这五人临刑时,意气自得,喊着中丞的姓名斥骂着,在谈笑中从容就义。砍下的头挂在城上,脸色毫无改变。有贤明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人的头颅,用盒子保藏起来,最后与尸体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坟墓中是完整的五个人。)

四、疏通第5段,积累字词

1、疏通

不易其志——激昂大义——难于猝发——谓——

(改变。被动句,省略“于”。突然,短时间。认为。)

2、翻译

(唉,在那个阉人魏忠贤乱政时,为官作吏而能不改变自己操守的,虽以天下之大,又能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有听到过儒家经典的训诫,却能被大义所激昂,身蹈死地而毫不顾惜,这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伪造的诏书纷纷下达,整个天下都在逮捕所谓“钩党”,最后由于我们地区的这一次发愤抗击,才让阉党不敢再株连、迫害别人,魏忠贤这个阉党总头目也犹豫畏缩,害怕大义,谋朝篡位的阴谋不敢贸然发动,待到圣人——崇祯皇帝即位而在路上上吊自杀,这不能说不是由于这五个人的力量吧。)

五、疏通第6段(部分),积累字词

1、疏通(未完)

容于远近——不知所之——辱人贱行——视……固何如哉——荣于身后——斯固百世之遇也—— 令五人——

(被 。动词,到,往。辱,使动;行,行为。视,比;固,本来。荣耀。斯,这;固,语气副词,的确;遇,际遇。假如。)

第三教时

要点:疏通完6、7段,积累字词;分析文章写法

过程:

一、复习,指名翻译第4、5、6段

二、疏通完第6、7段,积累字词

1、疏通

老于户牖之下——尽其天年——吏使之——安能屈——发其志士之悲——

(老死在家中。尽,过完;天年,天命。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那样。安,怎么;屈,使动,使屈身 。发,抒发;悲,悲叹。)

2、翻译

(由此看来,当今那些曾经位高权重的人,一旦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有人脱身逃走,而不能被远处或近处的人所容留,也有的剪掉头发、关起门来、假装发疯而不知走向何处,他们使自己的为人受到侮辱,品行变得卑贱,与这五个人的死亡相比,其轻重究竟如何呢?所以,蓼洲周公的忠义显露于朝廷,被赠授美好嘉奖的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高其坟墓,把他们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的,这实在是百世一逢的遭遇呀!否则,使这五个人保全其头颈而老死于家中,那么虽然能活满其自然的寿数,但人们都能役使他们,又怎能使豪杰一流人为之倾倒,在墓门前握腕痛惜,抒发其志士的悲感呢?因此,我与同社 诸 君子哀伤此墓仅有墓碑而为它写了这篇《墓碑记》,也是想要说明生死之间的巨大意义以及一个平民的死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影响。)

三、练习

翻译4句:

(1)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惟独这五个人死得光明显耀,什么原因呢)

(2)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不能认为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

(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怎么能使豪杰之流屈身,在墓道上扼腕,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也是用它来阐明死于生的重大意义,以及一个平民的死对国家命运的重要影响。)

四、分析文章的写法

同学自由组合,完成详细提纲,准备班级交流。

1、简介五人之死

2、议论,赞扬五人之死的价值

用三种人的平常之死对比衬托五人之死

3、具体介绍五人之死的经过

4、介绍五人之死时的情景

5、议论赞扬五人之志和正面赞扬死的意义

用缙绅明哲保身对比衬托五人激昂大义

6、赞扬周公和五人之死的荣耀,点明写作目的

先用今之高爵显位辱人贱行对比衬托五人之死的百世之遇

又用假设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两种不同的际遇

7、交代同社的几个贤士大夫

四、朗读、作业

《五人墓碑记》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记》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烈士的抉择”版块第二篇文章,是讲读课文,属于明清时期的散文。《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代表作。本文名为“记”,实为政论。在善与恶的搏斗、正与反的对比中对下层人民的正义行为和崇高品质给予了大力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文章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以上三方面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言重要实词的意义,掌握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结构用法;

2、能力目标:学习夹叙夹议、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说教法

1、本课涉及的历史较多。因此,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观点。

2、加强课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

3、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三、说学法

1、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对学过的 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3、注重对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起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三.学生自主查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字音,字形。

四.通过朗读课文,结合碑记的特点,为文章划分段落,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找出疑难之处,教师指导点拨。

五.对课文文言知识点做系统整理。补充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训练。

六.学生通过对课文学习,谈谈对生死观,价值关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话题作文“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新定位“声音”的审题。

七.作业布置

课课练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1—2.背景介绍,五人墓的由来,并提出问题。

3—4.记叙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碑记

5—6.高度评价五人的舍生取义的精神。 议

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

指导阅读《品质》、《老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了解人物性格;

2、掌握人物描写中的个性描写;

3、体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尊重底层人民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思考。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简介社会背景

1、《品质》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英国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期间,同时资本主义腐化、罪恶的金钱本质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工商业,一些大公司实行工业垄断,从而致使一些小工业作坊经营越来越困难,濒临倒闭。

2、《老王》

文章写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老王在这种情况下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中。

二、相关补充介绍:

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对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到本世纪末1976年十月,在中国发生的给党、人民造成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一场内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人民群众,但实际上却脱离了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结果给林彪、江青一伙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全面内战,天下大乱。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人力车: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北方叫洋车、“胶皮”,在南方叫黄包车、东洋车。他是有日本传进的一个人乘坐,一个人拉着跑的车辆。清光绪二十六年,人力车由日本传入中国,北京是最早有人力车的地方。1937年以后,日侵占华北,北京又引进了三轮车,人力车夫改为三轮车夫。

夜盲症: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到黄昏后就看不清外界事物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白天视力几乎正常,但眼睛对弱光的敏感度下降,黄昏时由于光线逐渐变暗而看不清物体。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而在许多鸟类中(如麻雀、鸡等)存在着慌先天性夜盲,所以这种病又叫“雀目眼”、“鸡盲眼”。

三、总体把握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底层的光辉”,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这两个人身上分别闪耀着什么光辉?

(格斯拉先生: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

(老王:忠厚老实。)

2、这两位闪耀光辉的底层人民他们的最终结局都是悲剧性质的,悲剧的意味充斥在他们生活的枝枝蔓蔓,对于这点作者是怎样揭示给我们的呢?

(提示:格斯拉先生的悲剧意味从“我”一次次去鞋店描写的一些变化当中寻找;老王的悲剧意味则从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感到的、问到的中寻找)

(格斯拉先生:文中“我”一次次去鞋店的过程中描写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暗示了格斯拉先生必将以悲剧收场。具体变化如下:(一)外貌神情上,衰老的同时精神也逐渐麻木不仁、呆滞;(二)动作行为上变的迟缓;(三)语言上也由“很单调”到“说了一连串挖苦话”,预示着心情苦闷;(四)店铺由大到小,生活贫困;(五)唯一的亲人过世,生活孤苦。)

(老王:老王的悲剧意味是通过作者的感观展示出来的:(一)听到的:年龄渐老却没有赶上加入蹬三轮的组织;亲人稀薄 (二)感到的:别人不愿乘他的车,对他的“瞎”没有同情。(三)看到的: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里(四)问到的:载客三轮取缔后,靠一位主顾的照顾勉强维持生活。)

四、具体分析人物

(一)格斯拉先生

1、作者刚开始介绍格斯拉先生时有一些描述“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象在迷恋着理想”,这些评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严肃认真,恪守做人准则,不善迎合潮流,不善交际。)

2、“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这句话怎么理解?是不是他真的没有愤怒?“隐藏的潜在因素”是指什么?

(其实格斯拉是有自己的愤怒的,对那种不顾靴子质量而进行销售的大公司表示了自己的鄙视,“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这是格斯拉发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对格斯拉而言,他如果“顺应潮流”,就得粗制滥造,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的换靴子,以增加业务,但是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原则,坚持做鞋的品质,体现了一名底层劳动者光辉,这就是“隐藏的潜在因素”。)

3、小结格斯拉先生的人物形象

(格斯拉是一个恪守职业操守的善良的底层工匠。作为一名穷苦的鞋匠,他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

但同时他的悲剧又暗示他是一个矛盾的个体,矛盾的焦点在于他太重视靴子的质量,导致他生意下滑的原因,一是由于当时大公司的挤压;二是由于他与顾客之间的反差,他只注意品质,不追求时尚,而顾客却要的是时髦。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在赞扬的同时又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二)老王

1、文中有人猜测老王的一只眼睛是不是“因为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而瞎的,请加以评点。

(1)送冰:送的冰比前任的一倍却价钱相等,愿意车价减半,始终没有看透或想到要去算计好欺负的主顾

(2)送先生看病不要钱,体谅他们的困难

(3)给他车装半寸高的边缘是为了主顾

(4)满怀诀别意味地去送鸡蛋和香油,却不会表达

(答案:通过这些细节的捕捉,我们可以肯定他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也看出一般人对底层人物颇多贱视的劣根性。)

2、老王临终以前为什么要送鸡蛋和香油给钱钟书夫妇?这其中表达了他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案:老王临终以前送鸡蛋和香油给钱钟书夫妇是因为他们对老王的关心赢得了老王的尊重与感激。

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钱氏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在他心里是充满了喜悦,甚至是“受宠若惊”般的感恩,一篓鸡蛋,一份深情。)

小结老王的人物形象:

(忠厚老实、知恩图报,而又不幸的底层劳动者形象。)

五、拓展思维

你怎么看待格斯拉先生与老王的悲剧?

(格斯拉先生的悲剧:他的悲剧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我们透过他可以看到当时在工业垄断的冲击下,手工业者普遍的生存危机,作者通过对格斯拉品质的描述,表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他的悲剧同时更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老王的悲剧:他的悲剧是生活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无多大的联系,“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舞台只是更加突出他的忠厚老实,换句话说,他的悲剧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生活的偶然。)

六、作业:完成《同步导学》相对应的练习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专题“文明的对话”共分三个板块——“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与接纳”。探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问题。“审视传统”选入学术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文章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和联系,文化传统的两重属性,指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的态度。 “认识和沟通”,选入两篇文章,《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教读课文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自读课文。 “拿来与接纳”,也选入两篇文章,《拿来主义》是教读课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自读课文。

本文选自苏教版“文明的对话·审视传统”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在“问题探讨”中弄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的意义和彼此间的关系;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并亲近祖国传统文化;三提高思考和辨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以多读,把握信息;思考辨析为主;学会探讨问题。

目标要求:

1、弄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的意义和彼此间的关系。

2、学会把握信息,探讨问题,提高思考和辨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

3、了解并亲近祖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外来文化。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熟悉作者,朗读,完成部分课文疏通。

过程: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整体把握全文。

一、导入(学习目标要求)

二、简介写作背景

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外流文化让我们目不暇接,外来技术的先进性,外来管理的科学性,外来物质的丰富性,让部分人产生了眩晕,以致有人认为“月亮还是外国的圆”,他们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有不少人从改革开发以来出现的享乐、腐败、道德沉沦等现象里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看得出,本文是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有感而发的。

三、了解文章大意,弄清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出文章提纲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论述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论述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18—23段),总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2、从提纲看,本文在总体上采用了哪种论证结构?(总——分——总)

四、阅读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1、朗读第一部分

2、弄清一些词句的含义(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指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

(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4)“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5)文章如何提出问题的?(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第2教时

要点:阅读其余部分,加深理解。

过程:

一、阅读第二部分,加深理解。

1、朗读第二部分

2、弄清一些词句的含义(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文章如何解释“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全称、落脚、对应、内容、成分、举例。)

(2)“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时代性、民族性。)

(3)“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之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4)作为后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二、阅读第三部分,加深理解。

1、弄清一些词句的含义(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有什么区别?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变化特点?(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3)“文化传统”受外界文化的影响是怎样进行的?(接触--交流--变化。)

(4)如何看待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

(一方面,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它是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民族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惰性也对交流与改变,进步与创新形成阻力。)

三、阅读第四部分,加深理解。

弄清词句含义(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说说“财富”、“包袱”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祖宗留给的丰富遗产所以说是财富;因为传统的惰性、保守等因素,束缚前进的步伐,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所以它又是包袱。)

(2)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四、练习(选自课后)

请从下列图片中选择一两组,参看图片说明,运用本文的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本题来自课后练习。 (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第一组: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虽然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第二组: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第三组: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五、作业。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文明的对话·认识与沟通”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进一步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提高自己对中西文化认识的见识;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并亲近祖国文化,辨别并善待外来文化;三提高思考和辨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体会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教学仍然以多读,把握信息,思考归纳为主;进一步学会探讨问题。

目标要求:

1、弄清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

2、学会把握信息,探讨问题,提高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3、了解并亲近祖国文化,正确认识外来文化。

4、体会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

课时设置:1教时

教时教案:

一、了解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新人文主义的先驱,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著有《科学史导论》。他的一生为消除地域和民族偏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于世界各个民族对文明的创造所作出的贡献,做出过公正的合乎历史实际的评价。

二、整体把握,概括文章基本观点

1、布置任务,快速浏览课文

2、自由组合交流

3、指名回答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作者针对美国社会轻视东方科学的现象,以科学的态度,以确凿的材料证明了东方科学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要人们记住历史,消除种种偏见,建立一个比现代更为美好的和谐世界。)

三、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布置任务,朗读课文

(1)根据你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常识,说说文中“东方”“西方”所指区域和东方曾经的文明。

(2)从课文中摘录信息,看看作者对东西方科学的关系有怎样的论述?

(3)作者分析批评了哪些偏见?

(4)阅读第7段,文中有“首先”,那么“其次”的内容在哪里?举例解释:“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 。“首先”和“其次”是论证“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还是论证“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2、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答案: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2)答案:从实验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东方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 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文明长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东方需要西方,“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3)答案:对东方科学采取粗暴的态度,对西方文明言过其实,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也批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的行为。

(4)答案:“其次”是“即使是科学家”的情况。比如使用武器;比如科学家从事非法研究,或者用科学犯罪等。“首先”和“其次”是论证“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的情况。

四、继续朗读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指导自读《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选自苏教版“文明的对话·认识与沟通”板块,和前一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在同一板块,本文在板块内属于选教或者自我阅读的内容。教学要求和上一篇接近。一是进一步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提高自己对中西文化认识的见识;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并亲近祖国文化,辨别并善待外来文化;三提高思考和辨证地认识问题的能力,体会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教学仍然以多读,把握信息,思考归纳为主;进一步学会探讨问题。本文安排自学,由于课文比较长,不能蜻蜓点水式地走马灯一过了事,既安排自学,就要学习到位,课上给足学生时间。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选自苏教版“文明的对话·拿来与接纳”板块,安排为自读或选教。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了解中外文化的融合,进一步理解拿来与接纳的意义;二是从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中感悟市场与文化的关系;三是探讨商品经济外销如何融入外国文化。课文好理解,教学中,以多读,把握信息;思考探讨为主。

两篇文章阅读没有什么难度,可以放在一起,指导自读。

目标要求:

1、弄清中国和西方文化资源各自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

2、学会把握信息,探讨问题,提高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3、了解并亲近祖国文化,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了解中外文化融合现象。

4、体会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

5、初步形成一点市场与文化意识。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学生看课文,看老师提供的资料,写出自己的思考笔记,准备交流讨论。

过程:

一、教师提供如下资料:

1、《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文化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出发,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探讨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短长。

第二部分(第2—6段),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长短优劣的具体比较。

第一层(第2、3段),西方文化的呈现方式、根本观念及其长短优劣。”

第二层(第4—6段),中国文化的呈现方式、根本观念及其长短优劣。

第三部分(第7段),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

第四部分(第8段),正确认识和估价中华文化传统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2、《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简介麦当劳。

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20世纪50年代,雷•克罗克与迈克唐纳兄弟合伙,开始新的麦当劳式连锁经营。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诺洲Des Plaines诞生。到了60年代,克罗克又买下迈克唐纳兄弟的股份,独自掌控这个迅速膨胀的快餐帝国。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麦当劳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文化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但是他们融入了所在国的地方文化,占领了市场。北京的麦当劳就是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一篇文化随笔。作者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变化,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问题思考:

1、 对于中西文化的特征,作者潜心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2、 “资源”和“矿藏”各比喻什么?

3、 具体说说西方文化的呈现方式、根本观念及其长短优劣。

4、 作者谈西方文化时,举了哪些例子?论证什么观点?前后例子有怎样的层面的关系?

5、 中国文化呈现的是怎样的样式?有怎样的优劣?

6、“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理解这个比喻的含义。

7、中国文化的成就有哪些表现?

8、第6段,在比较中谈中国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艺化的影子。文中是怎样比较的?

9、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10、作者批评在接受西方文化方面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论调,有哪些论调?

11、如何理解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问题思考:

1、各人浏览课文,写出文章基本提纲。

2、请概括说明:麦当劳在美国具有什么特点?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再具体说说麦当劳在中国出现了哪些本土化的变化?

3、麦当劳在美国属于廉价快餐,九十年代在中国却属于奢侈消费,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能够接受它?

4、试举例说明文化碰撞中的麦当劳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影响。

5、作者用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6、如果你将来在外国建立跨国公司,或者你想将中国的产品打入外国市场,你从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登陆中接受怎样的经验?

二、学生朗读课文,同学合作完成思考笔记。

第2教时

要点:班级交流思考笔记。

过程:

一、自由组合交流,推选发言代表

二、代表发言

三、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1、对于中西文化的特征,作者潜心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西方文化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最为发达,在感性一极,表现为体育活动;在理性一极,表现为科学活动。中国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两极都不发达,而发达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艺术和工艺。)

2、“资源”和“矿藏”各比喻什么?

(作者把文化比作资源,这里的文化指一切的文化积累、文化现象,是表层的、无序的,但又是可以亲切感受到的。‘而把潜在的、里层的理念性的东西,也就是文化观念,比作矿藏。)

3、具体说说西方文化的呈现方式、根本观念及其长短优劣。

(对人类感性生命力的探究,属于一种肉体上的沉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因而凡是能够实现考验人类感性生命极限的地方,他们都会设置比赛项目;对人类理性生命力的探究,属于一种精神上的沉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凡是能够实现考验人类理性生命极限的地方,他们都可以进行科学实践。其弱点在感性和理性的中间地带,后果为艺术和工艺不够发达。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有着制约作用。西方艺术常常为了刺激人们生理感官、满足人们的生理欲望,陷入某种误区,同西方古典艺术一样,“多少失去了审美情感的独特魅力”。)

4、作者谈西方文化时,举了哪些例子?论证什么观点?前后例子有怎样的层面的关系?

(以体育活动为例,包含有:攀登绝壁、潜人海底、悬崖跳水、赛吃比赛。论证西方人的体育活动的根本落脚点,是对人类感性生命力的探究,属于一种肉体上的沉醉;又以科学研究为例,包含有:微观世界、外层空间,波与粒,时与空。论证西方凡是能够实现考验人类理性生命极限的地方,他们都可以进行科学实践。这几个例子也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而是一个比一个趋于极端,直至似乎不能理解的地步。)

5、中国文化呈现的是怎样的样式?有怎样的优劣?

(中国文化由于其根本观念形成了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均不发达的局面。这种倾向带来的后果是“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发育不良”。中国人的文化观念的实质:蔑视竞争、压抑冒险热情。中国文化在理性生命方面的传统精神的实质是注重实践,忽视思辨,这种倾向的长处是使我们的民族免于陷入宗教神秘主义的精神误区,但也“限制了我们知识构造的自由空间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我们没有也不可能建立如同欧几里得、牛顿那样的数学与物理的理论体系。影响了科学体系的建立。)

6、“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理解这个比喻的含义。

(由于实用主义的影响,我们难于建立科学体系。)

7、中国文化的成就有哪些表现?

(文学、艺术和工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性的样式或品种,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与西方知识分子(经院哲学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突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修身养性、文章著述和处世待人方面的长处。先秦的诗经和楚辞、汉代的辞赋、六朝的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时代的小说这些纯艺术的上乘佳作,工艺精品: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殷商的青铜、汉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园林、清代的宫殿。)

8、第6段,在比较中谈中国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艺化的影子。文中是怎样比较的?

(先将中国的体育活动与西方的体育活动相比,分析它是如何艺术化了的。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涉及了中国和西方一些体育领域,揭示了中国体育的长项与短项。再将中国的科学活动与西方的科学活动相对比,指出中国传统科学的本质属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经验与思辨的结合。进而以“四大发明”为例,验证上述观点。)

9、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0、作者批评在接受西方文化方面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论调,有哪些论调?

(其一,西方科学比我们先进,因而其他方面也一定比我们发达,因而不仅在科学上要向西方学习,在艺术上也要向西方靠拢。作者运用了系统论的观点,主张以系统结构的功能作用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系统结构内在诸元素之间有一种自组织、自协调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这种功能的作用来满足系统的基本需要。认为不应该用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作为衡量文化的惟一尺度。其二,认为科学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要素,艺术和工艺是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作者认为我们并不否定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必要性,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有全面的认识,形成健康的文化心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健全。而不是邯郸学步。)

11、如何理解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

(“形而下”的层面指有形的可见方面,“形而上”的层面指无形的理念方面。)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1、文章基本提纲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2、请概括说明:麦当劳在美国具有什么特点?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再具体说说麦当劳在中国出现了哪些本土化的变化?

(在美国,麦当劳有三个特点:快捷、价廉、大众食品。到中国后,商品质量没有变化,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把麦当劳塑造成地方企业形象:员工多是本地的,原料也多是本地的;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地方学校以及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在交通高峰时,派员工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举行升中国国旗仪式。2、融进中国的文化,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设“情人角”;设“儿童乐园”,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麦当劳叔叔”专门接待儿童并建立密切关系;“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广告宣传。)

3、麦当劳在美国属于廉价快餐,九十年代在中国却属于奢侈消费,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能够接受它?

(麦当劳餐厅的平等、民主氛围;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花不多的钱,可以感受外域饮食和文化;对麦当劳的社会形象和迎合顾客心理的做法有好感。)

4、试举例说明文化碰撞中的麦当劳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影响。

(麦当劳适应了中国消费者悠闲的慢节奏,适应了中国儿皇帝的爱心,适应了中国的家庭伦理观;中国消费者也适应了它就餐不高声说话的文雅和自律。)

5、作者用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不同域的文化冲撞和文化融合;“全盘西化”是虚幻的,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6、如果你将来在外国建立跨国公司,或者你想将中国的产品打入外国市场,你从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登陆中接受怎样的经验?

(了解所在国的文化观念,融入并形成地方特色;迎合外国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让中国文化在外国获取市场。)

六、作业

《拿来主义》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文明的对话·拿来与接纳”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在“问题探讨”中弄清“拿来主义”的含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二是了解杂文风格,理解本文嘲讽的运用;三是进一步提高思考和辨证认识的能力。教学中,以多读,把握信息;思考辨析为主;继续学习探讨问题。

目标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含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2、学习运用比喻、类比说理的方法。

3、了解杂文的基本特点,了解鲁迅杂文的基本风格。

课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背景,总体把握;品味语言,咀嚼含义。

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引出,并指导学习方法)

二、了解预习情况,听写几个词语,注意读音和写法:

礼尚往来 自诩 磕头 冠冕堂皇 残羹冷炙 脑髓 鱼翅 国粹 栩栩如生

xǔ kē cán gēng lěng zhì suǐ chì cuì xǔ

三、了解杂文的基本特点(由初中读过的杂文,学生谈谈这一文体的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小结。)

小结:篇目短小,写法灵活,语言活泼,幽默嘲讽,讲究构思,注重文采,针砭时弊,鞭挞丑恶。

四、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中国封建王朝以来,从来就不能正视外来文化,或者闭关自守,盲目排洋;到了鸦片战争后,则又转为另一个极端——盲目崇洋,全盘接纳。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曾经刮起过一阵封建复古之风,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接下来又是极端,全盘接受,崇洋媚外。鲁迅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看来,这种对待外来文化的做法,仍然适合我们现代中国。这种做法也适合对待古代文化遗产。

五、朗读课文

六、品味语言,咀嚼含义

1、朗读第1段,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懂的,先查工具书,再同学之间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不知后事如何”——“大师”、捧、挂“发扬国光”——以催进“象征主义”——

(主义——本来指一种重大原则或主张,在本文中随便套用,实际上是运用了“降用”的修辞格,产生幽默的效果。

闭关主义——指清政府奉行的不与洋人接触,盲目排外,关门自大的对外政策。

送去主义——指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又指媚外讨好的举动。

“不知后事如何”——引用说书套语“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里指古董不知去向。

“大师”、捧、挂“发扬国光”——全句充满嘲讽味。捧,有郑重、献媚的色彩;挂,有张扬、炫耀的色彩。

以催进“象征主义”——暗引报纸的报道语言,予以嘲讽。“象征主义”,绘画的一种流派,画面光怪陆离,一般人无法理解。鲁迅对这种流派持否定态度。 )

2、朗读2、3、4、5、6段,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懂的,先查工具书,再同学之间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丰富、大度——残羹冷炙——抛来——抛给——送来——拿来——拿来主义——“完全国货”

(丰富、大度——反语,嘲讽。

残羹冷炙——本意指吃剩的饭菜,文中指外国的施舍。

抛来、抛给、送来、拿来——“抛来”,接受者的角度看问题;“抛给”,两个角度都可以理解;两个词都有“抛”,含有不平等、不尊重色彩,但“给”的自我感觉好像好些。从下文看,“送来”的东西也是利害兼有,而“拿来”的是自我主动的有利选取。

拿来主义——本文主要是针对“送去”而讲,综观全文,这个主张里含有:主动选择对我们有利的文化,为我服务。

“完全国货”——早期日本的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后来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政府和商人勾结,自欺欺人地在日货的商标上覆盖上“完全国货”的字条骗人。)

七、朗读、预习下文。

第2教时

要点:品味语言,咀嚼含义;理清思路,分析特色。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继续品味语言,咀嚼含义

1、朗读7、8、9、10段,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懂的,先查工具书,再同学之间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脑髓——大宅子——孱头——昏蛋——蹩进——废物——鱼翅——“平民化”——萝卜白菜——宴大宾——鸦片——当众摔在毛厕里——“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烟枪和烟灯——送一点进博物馆——姨太太

(脑髓——脑力、辨别力的意思。“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

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三种态度:犹豫害怕,不敢接近;全盘否定,彻底排斥;不加选择,全盘接纳。

蹩进——不是“走”进或者“跨”进,“蹩”,显示其寒酸相。

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鱼翅”比喻外来优秀的文化;“萝卜白菜”比喻对我们有益的文化;“鸦片”比喻虽是有害,却也存益的文化;“烟枪和烟灯”比喻颓废糜烂和形式怪异的文化;“姨太太”比喻色情类的完全有害的文化。

“平民化”、宴大宾、当众摔在毛厕里、“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送一点进博物馆——这些是类比谈对外来文化的处理方式。“平民化”,指虽然引进,而不利用;“宴大宾”,指做样子,搞形式,不是真正利用;“当众摔在毛厕里”,对利害参半的文化,不懂得利用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味排斥;“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引用的是旧中国出售鸦片的广告语言,指对利害参半的文化,不是吸收有益的东西,而是拿有害的东西害人牟利。

2、说说最后一段的含义。

(总结对待外来文化态度、做法、意义。)

三、归纳段义,分析思路

(1)批判“送去主义”

(2)过渡,引出“拿来”

(3)从反面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4)(文中4、5、6段)区别“送来”与“拿来”的不同

(5)过渡,回归本题

(6)形象论述有关“拿来”,批判三种错误

(7)形象论述怎样“拿来”和利用

(8)“拿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4:批判“送去”,侧面论证“拿来”。

5—8:阐明“拿来”的基本观点。

四、思考问题,先思考后和同学交流,再班级交流。

1、本文是论述“拿来”的,标题也是“拿来主义”,为什么文章开头却用了相当篇目谈闭关和送去?

①由于闭关,不能拿来,就落后挨打,落后挨打,就只能送去,送去而不拿来,就会更加贫弱。这是从侧面暗扣“拿来”。②议论文强调针对性,强调针砭时弊,这样就抓住现实问题,先破再立。③虚晃一枪,暗中扣题,结构上收放离合,欲擒故纵,文章波澜起伏。

2、鲁迅的杂文往往讲究议论中的形象性,又语言幽默嘲讽,试以本文为例说明。

用比喻说理,又有大段地用形象的类比论述道理。运用反语、引用,辛辣嘲讽,用语幽默含蓄,此外,用字也讲究,比如“捧”和“挂”的使用。

3、有人说议论文中添加形象性,写得不好就文体不清,四不像,你觉得应该如何避免文体不清四不像的情况出现?

①论证的主线要明确;②用形象是为了含蓄地论述道理,不能主次不分;③如果使用例证,例子是不能展开的,四不像就是常常铺漫例证,喧宾夺主造成的。

五、作业

《烛之武退秦师》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板块,编者的意图,一是学习本积累文言知识,二是从“因声求气”里反映出策略的理解。个人的处理,一是当然要通过本文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不必把什么“因声求气”当回事了,根据课文的特点,重点赏析说话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

3、赏析说话的艺术。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常识,朗读,疏通并翻译

过程:

一、导入(引入初中学习过的《曹刿论战》,由学生简介《左传》)

二、教师补充有关常识

《左传》是解说《春秋》的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的史事。《春秋》是孔子编撰的,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文字简约如大事记,以后便有多种解说的“传”书,其中最有名的是《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记事详细并有文学的色彩,对后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朗读

1、注意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指名朗读后再自由朗读

四、疏通1、2段字词并翻译

1、疏通1、2段字词

(1)学生提问 (2)互相解答 (3)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贰于楚——军——无能为也已

答案:结交楚,对晋怀有二心。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没有能力做这件事了,“也已”,虚词连用,强调语气,翻译成“了”。

2、学生相互翻译

译文: 九月十三日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对晋怀有二心。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 秦 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四、疏通第3段字词并翻译

1、疏通第3段字词

(1)学生提问 (2)互相解答 (3)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

缒——既——执事——鄙远——设版——东封郑——肆其西封——阙秦

答案:状语,用绳子把人从城墙上坠下。已经。第二人称敬称。鄙,意动,“以……为边邑”。设定边防。封,意动,“以……为边疆”。封,名词作动词,扩大边疆。阙秦,使……缺。

2、学生相互翻译

译文:当夜,烛之武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今天也不会冒昧地以灭郑的事烦劳您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吧。”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五、朗读背诵。

第2教时

要点:完成疏通翻译,赏析说话艺术,作业

过程:

一、朗读

二、疏通第4段字词并翻译

1、疏通第4段字词

(1)学生提问 (2)互相解答 (3)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

微——夫人——因人——敝之——所与——知——乱——整——武——其

答案:假如。那个人。因,依靠(解释背景资料: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文公夺得政权)。敝,损害。与,交好。同“智”。乱战。整,统一。动词,算作勇武。语气副词,还是。

2、学生相互翻译

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果不是 秦国国 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三、赏析说话艺术

1、烛之武的“辞”是谦虚吗?为什么先辞而后许?

(不完全是谦虚,话里有刺,含有怨言。“许”一是对方已经认错,二是国家已经危急。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物的爱国之心和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高贵精神。)

2、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话分几个层次?在每个层次里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一是承认现实,郑已经知道要灭亡,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二是告诉对方亡郑无利于秦,不仅无利,而且相对来说,有害于秦,让对方能够接受你的谈话。三是舍弃亡郑对秦的利益分析,有利无害,正反对比,让对方选择。四是揭示晋的野心以及晋和秦已经存在的冲突和未来的冲突,离间并瓦解对方的联盟。)

3、子犯和晋文公之间的对话,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状况?

(一是国家争霸,扩充领土;二是发动战争需要寻找理由;尽管战争,还没有失去仁义的外衣。)

四、背诵课文

五、课堂练习: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对晋怀有二心。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晋)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4.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自动撤离的故事。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说教法

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4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口才,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又如诸葛亮凭不费吹灰之力,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口才和个人魅力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且讲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学生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总结段落大意: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第二段:智退秦师,晋师撤离。

3. 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个性,用语言激情的方法来感染学生,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这样,既把握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 拓展延伸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5. 布置作业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 情节 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谏太宗十思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板块,编者的意图,一是学习本积累文言知识,二是从“因声求气”里反映出策略的理解。这个版块有两篇课文,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已经教学,本文是第二篇。个人的处理,一是当然要通过本文的学习,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重点赏析语言艺术和论证手法。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这种开导别人,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3、赏析本文的语言艺术和论证手法。

4、背诵默写经典的句子。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常识,朗读,疏通并翻译1、2段

过程:

一、导入

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板块,一是让我们通过文言文本的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二是从“因声求气”里赏析应事的策略。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已经学完,本文是第二篇,通过本文的学习,除了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外,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们还要重点赏析语言艺术和论证手法。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史书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辅佐唐太宗后,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是以刚直不阿、勇于犯颜进谏而著名的大臣。他与 唐太宗 君臣之间虽然也产生过误会和矛盾,但总的说来是合作得比较好的典型。魏征作为封建社会的名臣,一直受到封建政治家的称赞,把他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封建政治家的某种典型和规范,历代都称赞不已。

三、背景简介和整体认识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四、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注意读音:臣闻求木之长者(zhǎng)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cháng)

2、自读

五、疏通第1段

1、看注解,同学互相交流,理解下列重要字词:

谏——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规劝、劝戒;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生长。疏通。长得高。明智的人。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占据若大的天地间。《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2、合作翻译

我听说,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国 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六、疏通第2段

1、看注解,同学互相交流,理解下列重要字词: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克终者盖寡——盖在殷忧——则纵情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所有的;“元首”: 国 君。景:大。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行路:路人。董:督责,监督。振:同“震”,威吓。终苟免:结果只能使人们苟且以免于刑罚。)

2、合作翻译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七、背诵1、2段

第2教时

要点:疏通并翻译3段、总结、作业

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疏通第3段

1、朗读第3段

2、看注解,同学互相交流,理解下列重要字词: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将有作——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虑壅蔽——正身以黜恶——宏此九德——简能而任之——信者效其忠——垂拱而治——代百司之职役

(奔车:疾驰的马车;朽索:腐烂的绳索。其:语气副词,“岂能”。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盘游:打猎游乐。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壅蔽:受蒙蔽。黜:排斥。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简:选拔。信者:诚信的人。垂拱:垂着衣服拱着手。百司:百官。)

2、合作翻译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能轻视吗?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何必劳神苦思,代行百官的职务呢!

三、背诵第3段

四、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相互交流

1、朗读全文

2、先思考,再合作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品味本文的语言,说说语言的特色。

(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

(2)点评本文的论证手法

(比喻论证:比如第一段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最后一段“奔车朽索”的比喻论证十思的迫切性。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对比论证:比如第一段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先用正面再用反面,两面对比论证。最后一段,先概括地反面,再正面展开十思。对比论证,突出主旨,以理服人。)

五、练习

(1)默写填空:

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____;

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翻译: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C)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隐

⑤但其尽心所事 ⑥从容对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⑧

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 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 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 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

D. 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

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A)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5、口头翻译这段文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板块,编者的意图,一是学习本积累文言知识,二是从“仔细理会”里反映出对研究性阅读赏析的要求。教学中,通过本文的学习,应当一是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研究人物形象,三是研究《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

3、研究人物形象,研究《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艺术特色。

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常识,完成部分文言知识积累。整体理解一。

过程:

一、导入(几个成语的出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引入课文)

二、本文的阅读特点及学习要求

文章浅易好懂,故事性强,一些文言字词的用法很有代表性,学习过程中不能因为似懂非懂而疏忽有关文言知识的积累,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赏析人物形象,研究《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艺术特色。

三、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1、简介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读了大量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简介《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竭尽终生精力最后完成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

鲁迅 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3、有关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朗读课文第一个故事

五、积累这部分文言知识

1、教师提示

字词读写提示:缪 可予不 睨 倨 斋戒 缪公 汤镬 嘻 孰计议之 列观

miào fǒu nì jù zhāi jiè tāng huò xī shú liè guàn

文言知识提示:

(1、2)以勇气——遗赵王书——徒见欺——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特点?)——何以知之(句式特点?)——窃计——幸于赵王——请罪——幸得脱矣

(凭借。送。被。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私下里。宠幸,被。请求治罪。侥幸赦免。)

(3、4、5、6、7)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曲在赵——宁许以负秦曲——完璧归赵——无意偿赵城——请指示王——因持璧——却立——上冲冠——悉召群臣——负其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列观——倨——以戏弄臣——必欲急臣——乃辞谢固请——案图——特以诈——舍相如——衣褐——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孰计议之——欲引相如去——因而厚遇之——卒廷见相如——使不辱于诸侯——

(怎么办。理亏。宁可答应而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完,使动。无心。指给看。趁此。退后站立。向上顶起。全部。依仗。这是敬畏大国威望而修明自己的敬意啊。一般观台。傲慢。而耍弄我。使动。就婉言道歉,坚决地请求。指着地图。只是。安排住宿。穿粗布衣。未曾有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的人。实在,对不起。仔细。带领。趁此。对待。终于,在朝廷上。出使。)

2、翻译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计策不能确定,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任这个差使。”赵王问:“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到边境上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燕国害怕赵国,他们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应该可以担当这个差使。”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拿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而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赵王问:“谁可以担当这个使者呢?”相如说:“大王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愿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就让它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一定将璧完完整整地带回来。”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到秦国去。

秦王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高兴极了,把璧玉递给宫中美人以及左右侍从们看,大家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池抵偿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说:“这宝玉有点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来商议,都说:‘秦王贪婪,仗着他势力强,用空话来诈取宝玉,那些说要交换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给秦国和氏璧。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而且为了一块宝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好。于是赵王就斋戒了五天,派我来献和氏璧,在朝廷上亲自拜送了国书。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现在我来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宫殿上接见我,态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宝玉,把它传给美人看,用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城池交给赵王,所以我又把宝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脑袋今天就与和氏璧一齐在柱子上碰个粉碎!”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斜瞅着廷柱,准备拿它去撞击廷柱。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坚决地请他不要这样做,同时召来管版图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国城池,其实不能到手,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地宝玉,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它出来。他送宝玉的时候曾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当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设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玉。”秦王估量了一下,知道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蔺相如住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说答应斋戒,但必定会负约不把城池给赵国,就派他的随从换上粗布便服,怀里藏着宝玉,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在典,引见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到来,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 国 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抄小路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使者到赵国去,赵国马上就把宝玉送来。现在以秦国的强盛先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了大王应得死罪,我愿意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件事。”秦王和群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气得发出惊呼的声音。左右的人想把相如拉出去(处死),秦王就说:“现在杀死相如,还是得不到宝玉,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就此好好地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能干的官员,出使到外国而未受到诸侯的欺辱,任命他做上大夫。(这以后)秦国也没有把那些城池给赵国,赵国也到底没有给秦国那块的氏璧。

六、思考讨论(下一节课班级交流)

1、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2、蔺相如能够成功地回国,原因是什么?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整体理解二。

过程:

一、班级交流上一课的思考题:

1、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有清醒的认识;采取及时的措施——要璧、归璧;提出先决条件,并毫不犹豫地请罪。)

2、蔺相如能够成功地回国,原因是什么?

(一是他自己表现出的诚恳态度,二是秦王的幻想和愚蠢。)

二、朗读课文第二、三个故事

三、积累这部分文言知识

1、教师提示

字词读写提示: 渑池 瑟 盆缻 叱 靡 避匿 驽 刎颈之交

miǎn chí sè pén fǒu  chì mí mǐ nì nú wěn jǐng

文言知识提示:

(8、9、10、11、1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不过——以绝秦望——饮酒酣——会饮——因跪请秦王——不怿——为秦王寿——竟酒——加胜于赵——位在廉颇之右——素贱人——宣言——已而——恐惧殊甚——尚羞之——不肖——廉将军孰与秦王——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宾客——卒相与欢——刎颈之交

(度,估计;道里,行程;会遇之礼,相见会谈的仪式。不超过。断绝秦国的奢望。畅快。聚会。就。乐意。祝福。结束。占赵的上风。上。身份低下。扬言。不久。害怕得很厉害。

意动。不才,不贤。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但是。先、后,都是意动。由。终于相互友好。

生死之交。)

2、翻译者两个故事:渑池会、将相和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打赵国,杀了两万人。

秦国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愿意与赵王联欢,在西河以外的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胆小。”赵王于是决定赴会,蔺相如随从同去。廉颇送到边境上,跟赵王告别说:“大王这一去,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回来,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不回来,就请容许我们拥立太子为赵王,以打消秦国要挟的念头。”赵王答应了他。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秦国的御史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请(允许我)捧着盆缻(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以此互相娱乐。”秦王生气了,不答应。于是相如捧着盆缻上前,趁势跪下要求秦王敲打。秦王不肯敲缻。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可要把颈项里的鲜血溅到大王身上了!”(秦王)左右的人要杀相如,相如瞪起两眼在喝一声,他们吓得直倒退。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群臣说:“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献出秦国的咸阳为赵王祝寿。”秦王到宴会完毕,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兵马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渑池之会)结束之后,就回到本国,(赵王)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当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可是蔺相如只凭着言词立下功劳,如今职位却比我高。况且蔺相如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不能忍受(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的屈辱!”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见这话,不肯和廉颇见面。相如每到上朝时,常说有病,不愿和廉颇争高低。过了些日子,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就叫自己的车子绕道躲开。于是他的门下客人都对相如说:“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现在您和廉颇将军职位一样高,廉将军在外面讲您的坏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那么厉害。连一个平常人也觉得羞愧,何况您还身为将相呢!我们实在不中用,请让我们告辞回家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说:“象秦王那样威风,而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叱责过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单怕一个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现在两虎相斗,势必有一个要伤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廉颇听到了这些话,便解衣赤背,背上荆条,由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说:“我这鄙贱的人,不晓得将军宽厚到这个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三、新授内容思考讨论(下一节课班级交流)

1、渑池会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勇气,他的勇气表现在什么地方?

2、文中“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段话对后面的故事有怎样的作用?

3、在“卒相与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的胸襟?

第3教时

要点:讨论、小结、作业

过程:

一、班级交流上一节课的问题

1、渑池会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勇气,他的勇气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不怕秦王,表现出大国使臣的风度,二是维护赵王的面子,敢于独自 应对秦 君臣的挑战,三是接受挑衅,随机应变,变本加厉地回击对方。)

2、文中“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段话对后面的故事有怎样的作用?

(一是交代渑池会的背景,秦强赵弱,在军事较量中,秦得势,赵失势;二是暗示秦赵之会必有秦的盛气凌人;三是对未来蔺相如处弱势中的杰出表现做衬托。)

3、在“卒相与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的胸襟?

(一是忍辱负重,表现出士大夫少有的气度和人格;二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可贵精神。)

二、全文小结,思考讨论

1、蔺相如的材料一定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用了这三个事迹?这在写人物上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一是这三个事迹很典型,代表着蔺相如的不同侧面:完璧归赵主要表现他的智慧,渑池会主要表现他的勇气,卒相与欢主要表现他为人处世的胸襟。二是这三个事迹生动形象。)(给我们的启发是:写人物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要选取生动形象的材料,同类的材料不要单向重复。)

2、本文中廉颇是怎样的形象?他的可贵之处有怎样的表现?

(忠诚国家、善于谋划、老陈持重、光明磊落的一位武将的形象。一是送赵王过境时的诀别之言,表现的是一颗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二是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的磊落光明的大丈夫气度。)

3、本文虽是史料的记述,却具有了小说的因素和技巧,试做分析。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

五、自我小结,作业。

《鸿门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板块的第二篇,编者的意图,一是学习本文积累文言知识,二是从“仔细理会”里反映出对研究性阅读赏析的要求。教学中,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样,通过学习,一是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研究人物形象,三是进一步了解《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语言特色。因为本文和上一篇一样,比较浅易,教学时还是让学生多读,使用工具书,再多读增进理解,形成积累。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知识。

2、积累文言知识。

3、研究人物形象,继续研究《史记》的人物描写及艺术特色。

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历史知识,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积累文言知识一

过程:

一、导入(以“鸿门宴”一词的来由引入。今天“鸿门宴”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

二、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人咸阳后,本来“欲止宫休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史记·留侯世家》)的劝戒,才“还军霸上”。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吾当王关中”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鲰生的意见“距关”,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关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鸿门宴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三、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或典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另有目的。)

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

发指眦裂——?(激动愤怒到极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劳苦功高——?(有劳苦,有功劳。)

鸿门宴——?(今天“鸿门宴”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

四、和课文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山东: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黄河以北。

关中: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东向坐:向东坐。

坐席: 古代 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再拜:古时常礼,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是大礼,有时亦为敬辞。

竖子:贱称,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司马:官名,一般为军事官员。

跽: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是准备起身的应急状态。

五、朗读课文

1、读音提示

鲰(zōu) 卮(zhī) 卻(xì) 戟(jǐ) 彘(zhì) 眦(zì) 跽(jì) 芷(zhǐ) 欲王关中(wàng) 道芷阳间行(jiàn) 樊哙(fán kuài) 刀俎(zǔ) 玉玦 (jué) 郦山 (lì) 杯杓(sháo)

2、通假字提示——试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使进入)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鸟的毫毛)

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令将军与臣卻(卻,同“隙”,嫌隙)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啗,同“啖”,吃)

3、朗读课文

四、积累文言知识

同学之间一对一,一个翻译,一个听,不懂的问周围的同学或者查工具书,将最后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课上提问。

第2教时

要点:积累文言知识二,并练习

过程:

一、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1、请解释下列加线的来自课文中的字词:

旦日飨士卒——妇女无所幸——素善留侯张良——为之奈何——距关,毋内诸侯——足以当项王乎——臣活之——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籍吏民——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戮力——不自意——数目项王——以身翼蔽沛公——欲止不内——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细说————未辞也——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谨诺——道芷阳间行——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拔剑撞而破之——参乘

(犒劳。 封建 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相处很好。怎么应对这件事。据守。抵挡。使动,救活。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儿女亲家。登记。异常情况。亲自,谢罪。使动,带着。并力。想不到。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示意。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那样。使动,阻止。全部。尽。使动,使之为王。小人谗言。告辞。小的细节,小的谦让。语气助词,呢。遵命。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受得住。责备。使动,击破。护卫的人)

二、翻译课文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项羽这边的左尹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平时和留候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要跟从(他们)一起送死。”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就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你和他,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喝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者以他为王,现在沛公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像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已经灭亡的秦国的后继者啊!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跟着挨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顺便招呼樊哙(一道)出去。

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召呼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你替我献给吧。”张良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子、人马,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同持剑拿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

三、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表达作用,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句中的“而”和“然”如果取消,并不影响句子的通畅,但细细品味却又不能取消。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

(“而”这个连词的使用,形成短暂的停顿,可以突出“戮力”,可以强调互相间的合作关系; “然”可以突出转折关系,表明自己先人关完全是意外的,是自己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2)项王按剑而跽日:“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句中加点的“者”,按一般习惯是不用的,为什么这里要特意用这个“者”字?

(“者”既可以突出樊哙的身份,又可以暗示樊哙有过人之处。)

(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句话中的“耳”字能否改为“也”?最后的“也”字能不能取消?

(“耳”在语气突出轻视的意味,言下之意,本以为大王你和“亡秦”是截然不同的,想不到竟然如出一辙,“也”表强调,表示自己设身处地为大王着想。)

(4)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为什么范增对项庄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句话时没有用“矣”,而在这里要用一个“矣”字呢?

(范增当初对项庄说这句话时是在鸿门宴中,是假设式的叙说;说这句话时,是鸿门宴结束后,是对结果的严重不满和感慨,也是对事情发展极为失望的推断。语气上很强调。)

四、预习课文,思考问题,准备下一堂课交流:

1、作为一个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在这场鸿门宴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欠缺?

2、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3、樊哙闯宴是如何表现的?他对项羽说的一番话和刘邦的说法有什么同和异?朗读品味其中的对话,作出你的评点。

4、《鸿门宴》一开始就说:“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说明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项羽处于绝对优势,刘邦处于绝对劣势,为什么后来刘邦转弱为强、最终胜利,项羽由强而衰、最终失败呢?

5、《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立诛杀曹无伤”一部分近千字的内容,在《汉书·高帝纪》中只有不到两百字。试比较阅读,说说《鸿门宴》这样细致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羽因留沛公饮。范增数目羽击沛公,羽不应。范增起,出谓项庄曰:“君因击沛公,杀之。不者,汝属且为所虏。”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因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羽壮之,赐以酒。哙因谯让羽。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羽问:“沛公安在?”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璧。”羽受之。又献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选自《汉书·高帝纪》)

6、试结合课文,再参阅下面的附录,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对项羽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第3教时

要点:赏析人物和《史记》特色。

过程:

一、赏析人物。

(一)完成上一节课的部分问题讨论。朗读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作为一个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在这场鸿门宴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欠缺?

(1、低估刘邦未来的威胁,缺少政治远见。2、轻信刘邦的甜言蜜语,缺少清醒的头脑。3、当断不断,意气用事,不能把握机会。4、缺少政治家的谋略和魄力,多妇人之仁,喜沽名钓誉。5、自大傲慢,喜欢别人奉承。6、缺少心计,信口开河,随便暴露军事秘密。7、不听谋臣建议,遇事自作主张。8、反应迟钝,应变失当(对樊哙闯宴居然那样对待)。9、口拙,不善表达(被樊哙的一番假言说得无以应对)。10、不会用人,不知己又不识人(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 )

2、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1、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军事力量的不足,避免军事冲突。2、凡事向谋臣讨计。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笼络人心,化敌为友。4、善于伪装欺骗,收敛锋芒。5、说话谨慎,言语得体。6、内部团结,亲信得力。7、当机立断,措施恰当——主动上门谢罪、逃宴、杀内奸。)

3、先朗读:“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枣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再回答:樊哙闯宴是如何表现的?他对项羽说的一番话和刘邦的说法有什么同和异?朗读品味其中的对话,作出你的评点。

(表现:1、毫不忧郁,决定进入。2、遇到阻挡,推倒卫士,强行闯入。3、喝酒吃肉,以示武侠个性。4、话中有话,恭维中夹着指责。)

(相同之处:说话的内容一致,对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的认识一致,吹捧项羽的态度一致。用假话骗人的做法一致。

不同之处:一是为自己辩解,一是指责对方失信;一是在澄清“真相”,一是向对方提出要求;一是可怜低下,一是慷慨激昂。从措辞看,也有区别,一称“将军”,一称“大王”;一说“秋豪”,一说“豪毛”;一说“籍吏民,封府库”,一说“封闭宫室”。这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身份、个性和情势。)

4、《鸿门宴》一开始就说:“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说明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项羽处于绝对优势,刘邦处于绝对劣势,为什么后来刘邦转弱为强、最终胜利,项羽由强而衰、最终失败呢?

(既有天时的原因,又有地利的原因,但最主要还是项羽和刘邦两人个性的原因,鸿门宴中已经暗示出了他们未来的命运。这就是个性决定人生的道理。)

(二)评点人物语言,咀嚼话中含义

1、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评点:话中有话,以示警告。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评点:——话中有话,劝告对方不要做秦王那样的杀人、刑人、天下皆叛之的人物。

3、“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评点:这是个敏感话题,刘邦不愿直接提及,樊哙直说,意在提醒对方,但又点到为止,说而不白,让对方心照不宣。

4、“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评点:由怀王的约定立刻转换到恭敬对方,让对方不好发作,假话说到这个份上,绝矣!前后话语,一打三揉,外加甜言蜜语,言语得体,登峰造极。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评点:“未有封侯之赏”,好象是臣子向主子邀功请赏,话里虽有指责之意,却又把对方奉为主子,自己甘为臣子,话里的身份暗示,对一个喜欢奉承,喜欢尊大的项羽来说,情愿接受。即使面对指责,又何从发作? )

二、进一步理解《史记》的特色

1、《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立诛杀曹无伤”一部分近千字的内容,在《汉书·高帝纪》中只有不到两百字。试比较阅读,说说《鸿门宴》这样细致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羽因留沛公饮。范增数目羽击沛公,羽不应。范增起,出谓项庄曰:“君因击沛公,杀之。不者,汝属且为所虏。”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因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羽壮之,赐以酒。哙因谯让羽。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与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羽问:“沛公安在?”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璧。”羽受之。又献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选自《汉书·高帝纪》)

(历史史料的纂写人,不可能一切事情都能亲历,所以作者需要根据史实进行合理的想象补充,司马迁就是这样做的,这样做可以使事件的展开更加具体,矛盾冲突的过程更加完整,人物性格的表现更加充分和生动。看得出,《汉书·高帝纪》只是根据《史记》辑录了主要内容。)

2、试结合课文,再参阅下面的附录,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对项羽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3、回顾上一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分析过的“本文虽是史料的记述,却具有了小说的因素和技巧,试做分析。”结合本文,进一步体会《史记》的文学特色。

(本文突出表现了几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如何把握形势,怎样做人做事: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鸿门宴前、鸿门宴中、鸿门宴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暴露野心,大战在即,力量悬殊,势在灭亡;内部泄密,转机在即,上门沟通,鸿门杀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护卫,樊哙闯宴)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鸿门宴上项羽的傻楞,刘邦的狡猾;樊哙的护主,项伯的卖主)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三、自我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练习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5)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动词使动:使…活

名词作状语:用待兄长的礼节

动词使动:使…跟从

名词作状语:像鸟展翅那样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类的例子,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这里的四个例子只是古今之变中词义变化的部分现象。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古今异义词。

(三)翻译句子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犒劳士兵,(让他们)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四)赏析刘邦和项羽的两首古歌,作出你的评论。

附录:

(一)垓下歌(项羽)               (二)大风歌(刘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大风起兮云飞扬,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同时也显露出项羽唯我独尊,埋怨命运,从不反省自己的致命弱点。

公元前195年,刘邦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这种悲壮更带上了爱的深情;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这种悲哀更带着对未来的担忧。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和感伤。

2、完成《同步导学》

指导阅读《秋水》《非攻》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两篇文章在苏教版中安排在“寻觅文言津梁·融会贯通”板块,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两文让学生自学、自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其实,作为自读安排是可以的,至于“融会贯通”就谈不上了,因为并非有了前面几篇文言文垫底,到这里就能完成两文的阅读理解了。所以指导阅读时,还需要老师作必要的补充讲授。

目标要求:

1、了解庄子、墨子及他们的文章特色。

2、接受陌生文言文阅读,学会使用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

3、学会合作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理解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表现出的哲理。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重点解决第一篇。

过程:

一、导入(学习要求)

二、简介庄子及《庄子》著作特点。

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中学课文里,来自《庄子》的文章有《秋水》、《庖丁解牛》、《逍遥游》。庄子的文章常常表现出高度辨证的味,哲学的味,顺应的味,无为的味;当然他的相对主义常常也是被夸大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的文章喜欢形象地论述道理,有的用比喻说理,有的用类比说理,有的用寓言说理,有的用象征说理。

三、朗读课文两遍 注意读音:涘(sì) 渚(zhǔ) 伯(bó)

四、同学之间合作完成文本上的词句解释,完成后再翻译文章。

五、学生交流词句解释,老师给以修正

时至:按时令来到。

百川灌河:很多河道里的水都流注到黄河里。(注意“河”的专指性)

泾流:水流。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辩”同“辨”)

河伯:黄河之神。

尽在己:全都在自己这里。

北海:北面的大海。

东面:面向东。

旋其面目:转过脸来。

望洋向若:仰视对着北海。(注意“望洋”,不能解释成“望着海洋”;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野语:俗话。

闻道百:懂得很多道理。

莫己若:没有人如自己的。(宾语前置)

少仲尼之闻:看轻孔子的学识。(“少”,意动用法)

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道。(“轻”,意动用法)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看到你无边无际。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了。

六、指名翻译并解说寓言含有的道理。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道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才能增强我们的见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决不能因为自己懂得一点就井底之蛙自高自大。)

七、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才能增强我们的见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决不能因为自己懂得一点就井底之蛙自高自大。

第2教时

要点:重点解决第二篇。

过程:

一、简介墨子及其著作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 于人间 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 国 君是国中贤者,百姓 应以 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 别反对 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就丧厚葬。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

二、朗读课文两遍

(注意读音:园圃(pǔ) 鸡豚(tún) 栏厩(jiù) 衣裘(qiú) 兹(zī)甚 不辜(gū))

三、同学之间合作完成文本上的断句,完成后再翻译文章。

四、学生交流,老师给以修正

1、加标点: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攮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攮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不义)为攻国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难理解的解释:

园圃:果园。为政:执政。以亏人自利也:以,因为。攮:偷盗。豕:大猪。豚:小猪。又甚入人园圃:甚,超过。苟:如果。兹:更加。不辜:无罪。拖:脱。当此:对此。知而非之:意动,指责。今至大:后面成分省略“不义”。从:跟着。誉之:称赞。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这可以算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了吗?

3、翻译并解说寓言含有的道理。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侵略别国是最大的不义。)

五、思考讨论:两篇文章在说理上有什么同和异?

(同:都形象地说明道理。不同:《秋水》用寓言形象地说明道理。《非攻》用类比,层层推进,最后揭示道理。)

六、作业:背诵《秋水》,做书本练习。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威廉希尔app 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