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胡同文化

编辑:sx_xingt

2013-02-28

【摘要】鉴于大家对威廉希尔app 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语文教案:胡同文化”,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教案:胡同文化

答案:

2.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出什么感情?

答案: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是留恋、怀旧、伤感,但他并不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感情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例如第3题:

这就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来谈。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作者虽然钟情于他的家乡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了解、熟悉之深和喜爱之情。其实,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有相当多的就是作者所推崇的,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所以他能够对此产生共鸣。但作者对这种封闭性小市民文化,并没有完全沉醉其中,是怀着一份清醒的。他知道在时代大潮下,这种文化必然要衰落下去,遭到淘汰,所以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印象:作者对胡同文化并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的。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给予了理解,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无力抗争新文化,他虽然在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感情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课内同步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1.“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是一个比喻,目的是说明北京城的方正,你能不能再打几个比喻,同样说明是方正。

解析:具有方正特点的事物都可做喻体。

答案:像一张大棋盘;像一块大手帕;像一张大方桌等等。

2.“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结合原文看,影响了北京人的哪些生活?又影响了北京人的哪些思想?

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综观全文,注意概括句的作用。这是一个起领句,生活就是衣食住行;思想就是性格态度等等。

答案:吃、住、行 封闭思想、易于满足、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你读了这段文字,体味到了汪曾祺怎样的写作风格?

解析:从文段内容、语言及给人的感受分析。仔细品味可以得出,疏淡自然,不事雕琢。

答案:从大处着笔,从细小处感受;语言清淡、朴素、口语化;给读者散淡、平和的感觉。

二、阅读下文,完成1~2题。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居住方式”为何成了“文化形态”?

解析:由北京的市民文化特点联系“胡同、四合院”的形态特点分析。

答案:居住方式是形成文化特征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文化的一种外在形态。

2.请结合全文,给“胡同文化”下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

解析: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征,注意定义的格式要求。

答案:胡同文化是北京所特有的,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主要居住形式形成的一种相对封闭、易于满足的、惯于安分守己的文化形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寺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1.作者以自己的视角,由胡同、四合院引申到了文化的范畴,然后又与思想结合起来。在这几段文字中,你认为这些与胡同、四合院有关系吗?

解析:联系全文思想内容分析理解,注意段落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这要结合胡同、四合院的特点来分析。平稳、保守、自私、安分,都与胡同有关。

答案:有关系。满足源于居住条件的平稳、安适;不爱管闲事与居住环境的独门独户特点相适应,“各人自扫门前雪”;安分守己源于北京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居家生活小而全的特点。

2.现在的北京,人们大都走出了胡同文化,特别是外地人的加入,北京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几个例子。

(1)北京人在追求不满足。

(2)北京人也爱管“闲事”。

(3)北京人在追求个性。

解析:从现代化建设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北京发生的变化。

答案:(1)北京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身为首都人的自豪感,使北京人也多了些责任感;吸引外资和寻求机遇的现实需要,使得北京人能热情待人,关注世界。

(3)在经济大潮中,北京人开始开创个人事业:下海经商、办企业,富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

【课外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它们颈下的驼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①,它们比人更能默默地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浓厚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了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候,我忍住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会真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像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个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成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丁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途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地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地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丁当②。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上,何止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沙漠,走过疾风怒吼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③,饮一饮甘冽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台湾作家司马中原作,有删节)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指出写这个内容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解析:把握文中对骆驼的描写,联系后文对骆驼精神的赞美之情分析。

答案:儿时我看骆驼很憔悴,又怪又丑。

为后文写骆驼的忍苦负重、拼命前行作反衬。

2.加横线的①处,为什么觉得骆驼没那么怪、那么丑了?

解析:联系本段中写离乱人的语句,从作者的经历感受中总结。

答案:认识到骆驼的丑是环境造成的。看到骆驼比人更能忍耐,更能吃苦。

3.加横线的②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理解作者对骆驼精神的感悟赞美。

答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为社会做些贡献。

4.③处“走到春天的怀里去”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联系作者的忧国之情理解。把“春天”诗化了,意思是繁荣、希望之意。

答案:把民族、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

5.下面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两项是( )

A.驼铃

B.为苦难的民族负重

C.骆驼精神赞歌

D.走进春天的怀抱

E.在人生的道路上

F.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解析:以作者所抒发情感为文题内容要点,还要考虑到含蓄、艺术的特点。

答案:AD

【研究性学习】

一、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2.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3.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三、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四、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孙登敏)

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作者的常识。

自报家门

汪曾祺

我是1920年生的。3月5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13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3岁时,她就故去了。她得的是肺病,早就一个人住在一间偏屋里,和家人隔离了。她不让人把我抱去见她,因此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可见她还过着一种闺秀式的生活,不为柴米操心。

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为了用色准确,裱糊得“四白落地”。他后来不常作画,以“懒”出名。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他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他的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我们家都有过,包括唢呐、海笛。他吹过的箫和笛子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箫笛。他的手很巧,心很细。他会糊风筝。我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

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

小学在一座佛寺的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到佛寺里逛一逛,看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这些佛像塑得很生动。这是我的雕塑艺术馆。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和事。

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A)。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箐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个学校注重数理化,轻视文史。但我买了一部词学丛书,课余常用毛笔抄宋词,既练了书法,也略窥了词意。词大都是抒情的,多写离别,这和少年人容易有的无端感伤情绪易于相合。到现在我的小说里还常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哀愁。

读到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父亲也看了沈从文的小说,说:“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我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不像小说,其来有之。

1939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了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惟一的一次。高烧超过四十度。护士给我注射了强心针,我问她:“要不要写遗书?”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我成不了语言文字学家。我对古文字有兴趣的只是它的美术价值——字形。我一直没有学会国际音标。我不会成为文学史研究者或文学理论专家,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

不能说我的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

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我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但是大部分时间是看翻译小说。当时在联大比较时髦的是A•纪德,后来是萨特。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外国作家我受影响较大的是契诃夫,还有一个西班牙作家阿左林。我很喜欢阿左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我读了一些茀金妮•沃尔芙的作品,读了普鲁斯特小说的片断。我的小说有一个时期明显地受了意识流方法的影响,如《小学校的钟声》、《复仇》。

1946年初秋,我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一个私立中学教了两年书,1948年初春离开。这两年写了一些小说,结为《邂逅集》。

到北京,失业半年,后来到历史博物馆任职。北京一解放,我就报名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

我原想随四野一直打到广州,积累生活,写一点刚劲的作品,不想到武汉就被留下来接管文教单位,后来又被派到一个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一年之后,我又回到北京,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自1950年至1958年,我一直当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我对民间文学是很有感情的。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的比喻新鲜和韵律的精巧使我惊奇不已。但我对民间文学的感情被割断了。1958年,我被划成右派,下放到长城外面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将近4年。

这4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和农业工人(即是农民)一同劳动,吃一样的饭,晚上睡在一间大宿舍里,一铺大炕上(枕头挨着枕头,虱子可以自由地从最东边一个人的被窝里爬到最西边的被窝里)。我比较切实地看到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民是怎么回事。

1962年初,我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剧,一直到现在。

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今年75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我的写作一直是断断续续,一阵一阵的,因此数量很少。过了60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个什么样的作家呢?

我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和传统文化脱节,我以为是开国以后,50年代文学的一个缺陷。——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这说得严重了一点,有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在昆明教中学时案头常放的一本书是《庄子集解》。但是我对庄子感到极大的兴趣的,主要是其文章,至于他的思想,我到现在还不甚了了。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很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写得实在非常的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说得更实在的是:

“顿觉眼前生意满,

须知世上苦人多。”

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11期) 文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威廉希尔app 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语文教案:胡同文化”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