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06
9.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几十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鹿群的年龄结构 C .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0.下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 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的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12.(2011•四川理综•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3.(2011•广东理综•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14.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部位时,将会出现 ( )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D.所产生的冲动可通过神经纤维的断口
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
序号 实验处理
甲 乙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
二 、填空题
16.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将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7.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 ]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__;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____________渗透压________;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______的渗透压________,因而水分向________;淋巴循环[ ]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
(3)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填标号)________。
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__。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__。
18.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μg/L及30 μ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
环节 Ⅰ Ⅱ Ⅲ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49.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_________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查看》》高二生物期末试卷
标签:高二生物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