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试题

高二必修三生物检测试题(人教版):第5~6章

编辑:

2015-11-24

阶段检测(5~6章)

1.D [常绿阔叶林中包含很多生物,不应属于种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弱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较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小。]

2.D [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可能为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固定CO2合成有机物,都属于自养型生物,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3.D [一般地,动物属于消费者,特殊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属于分解者;一般地,植物属于生产者,特殊的植物如寄生类植物菟丝子等则兼有异养型特点;细菌也并非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等就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4.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完成的。]

5.D [菟丝子吸收果树而不是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与龙眼、柑橘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6.D [群落丁含有的物种多,且每种的种群密度悬殊不太大,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7.C [A项中,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五条,表述正确。B项中,在该食物网的五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链①中)、第四(链②、④中)和第五(链③、⑤中)营养级,表述也正确。C项中,先要清楚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表述不正确。D项中,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E)来弥补,通过食物网中生物的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表述正确。]

8.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沟通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各种群生物之间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这些信息最终都是经由基因和酶的作用并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体现出来的。它们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9.A [能量传递效率是以各营养级所同化能量的数值为研究对象的,大约在10%C~20%之间,乙、丙相差不多,可能是同一营养级。]

10.D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并正常流动,还需要正常的物质循环过程,它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11.C [甲图中a、b、c、d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细胞内液,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无机环境。过敏反应使组织液(a)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错。生产者(a)才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错。乙图中的b是分解者,它不属于食物链,算不上是营养级,D错。CO2产生于细胞内,所以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最高。]

12.D [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生态系统流入的总能量,也有可能后者比前者获得能量多或一样多;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不随营养级不同而发生变化;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难降解的污染物积累越多,所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时,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13.B [早期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反馈调节的作用是污染越来越严重。负反馈调节是由于反馈调节作用导致作用或者效应减弱,正反馈正好相反。不理解反馈的内涵,误认为反馈就一定是负反馈。]

14.A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因此A正确。]

15.C [依题意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利用的能量,应是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故C正确。]

16.B [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则通过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变成CO2返回无机环境。]

17.C [题中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由于加入了分解者,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在S型曲线中处于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的情况下,种内斗争最激烈;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通过合理施用农家肥,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增多。]

18.C [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得多,这与南方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高等因素有关。]

19.B [由图推断,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缺少食物,会加强对白鲢的捕食,白鲢下降;水蚤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捕食绿藻的量也增加。]

20.D

21.A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从图中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环境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天敌的捕食、年龄结构变动时,种群个体数量还是在K值附近左右波动,所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个体数量变化还是符合“S”型增长,所以答案是A。]

22.C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

23.A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

24.C [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

25.C [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吃肉时人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养级高,因此能量消耗多,消耗的粮食多。]

26.(1)把玻璃缸放在光下,保证该人工生态系统有充足的能量来源

(2)水藻为鱼提供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

(3)河泥中的腐生微生物分解的鱼粪、尿等有机物

(4)示意图

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及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两种最基本的生物因素,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来源,并为之提供O2,消费者为生产者提供CO2,而分解者则分解水藻、鱼的残余物等为生产者提供无机营养,从而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但由于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且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热能,故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正常流动,必须源源不断地供应能量。

27.(1)Meadota湖、Ceder Bog湖  (2)玉米地 弃耕荒地 (3)

(4)玉米地

解析 湖泊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的数值,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率最高的是玉米地;根据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的数据,最小的是弃耕荒地(15.1%),弃耕荒地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据柱状图信息知,乙、丁属于同一营养级。四个生态系统中,玉米地为人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28.(1)CO2和无机盐 (2)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

(3)自我调节(自我净化) (4)原癌基因和抑癌

(5)分解者 富含塑料垃圾 选择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解析 (1)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以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会转化成腐殖质,腐殖质进一步分解,不但可释放出氮(N)、磷(P)、钾(K)等肥料元素,供作物不断地吸收利用;而且有机质分解后还能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水分,提高光合作用强度。(2)从资源的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是由于多层次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能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从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是由于减少了环境污染。(3)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4)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是由于二 英会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可以从富含塑料垃圾的土壤中去寻找,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先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9.(1)光合 呼吸 B是由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 碳的吸收量等于碳的释放量 (3)碳循环的平衡 CO2 (4)光反应 有机物

解析 碳元素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由生物群落回归无机环境则主要依赖于各类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一个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碳吸收量应该基本上等于碳释放量。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并引起全球气温变暖。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30.(1)B→C→D  (2)A→B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3)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碳循环  (4)105.6 kg  (5)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降低了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6)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7)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

解析 (1)据图判断,A、B间是双箭头,且化学燃料指向A,可知B为生产者,则食物链就是B→C→D。?

(2)A→B是由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C是生物群落内碳的循环,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物的呼吸作用达到平衡才不会出现温室效应,碳循环才是平衡的。?

(4) 最高营养级获得物质为:1800×20%×20%=72 kg,则产生二氧化碳为

(72×6×44)÷180=105.6 kg。

(5) 吃素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只有两级。

(6) 松土是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7) 寻找替代性能源即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必修三生物检测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中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附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