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0-25
30.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②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3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32.右图是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B. P点之后只进行光合作用
C.P点之后才有有机物积累
D.该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33.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将本尼迪特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加入物质 试管号
1号 2号
稀淀粉糊(mL) 2 2
恒温处理(℃) 37℃ 0℃
新鲜唾液(mL) -- 2
蒸馏水(mL) 2 --
碘液(滴) 2 2
3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右表所示的对比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A.1号试管不必加2mL蒸馏水,而应加2mL新鲜唾液
B.2号试管不必加2mL新鲜唾液,而应加2mL蒸馏水
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D.1号试管应加2mL新鲜唾液,并在O℃下进行恒温处理
35.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B.C原子减少11个
C.肽键数目减少7个
D.O原子数目减少8个
二.非选择题(35-40小题,共50分)
36.(9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一)资料1:
(1)两个氨基酸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和______。下图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的结构式,方框内的结构式是 。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请写出蛋白质的两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资料2:
下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三)资料3:
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44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3)资料2中的肽链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 _____(用字母表示)。
(4)资料3中的谷氨酸的R基是______ ___,该多肽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是 。
37.(11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镁离子通过[1]的运输方式是 ,必要的条件是 和 。从功能上看,[1]具有 性。
(2)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填序号): 。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
(3)[ ] 中的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会发生 的现象。
(4)若将细胞中的[ ] 去掉,则新细胞壁的形成将受阻。如果是低等植物,该细胞还缺少的细胞器是 ,它与细胞分裂有关。
38.(10分)下图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的模式图。图中 a~g 为物质, ①~⑥ 为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1)写出下列物质与过程的名称:
a : f:
④: ⑤:
(2)短时间在有光条件下,逐渐增加g 物质的供应量(适宜范围内), C5的变化是 。
在 g 物质供给充足时,植物从明处移到暗处后, C3 的变化是 。
(3)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用 ① ~ ⑥ 符号表示)
① 在盛满水的玻璃管上端插入带叶枝条,它的下端浸入盛满水银的容器中,把它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就可观察到水银沿玻璃管上升。[ ]
②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
③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 [ ]
④ 美国科学家鲁宾与卡门在密闭容器中,让被光照的绿色植物吸收含18O的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容器中的某种气体含18 O [ ]
39.(10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反应系列中,就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①是在叶绿体的 上进行的,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③是在 中进行的;④、⑤是在 中进行的,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是 。
(3)在上述①~⑤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填序号) 。
(4)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填序号) 。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 。
40.课题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装置 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 小杯内加入
的材料
测定项目
甲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①
细胞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乙 ②
等量的蒸馏水 ③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ºC恒温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组实验所用微生物种类相同,第四组实验的微生物是乳酸菌),60分钟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微生物的细胞
呼吸方式
组别 甲 乙
第一组 液滴向左移动 液滴不变 ④
第二组 ⑤ ⑥ 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第三组 液滴不变 液滴向右移动 ⑦
第四组 ⑧ ⑨
只进行产生
乳酸的厌氧呼吸
(3)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⑩ 。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调研考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生物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