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中测试题(理科有答案)

编辑:

2015-10-19

27.有关基因突变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1、A2、A3…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染色体有24条

B.遗传咨询包括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

C.家系分析法是人类遗传病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D.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29.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甲、乙2种变异,甲图为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

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

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

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

3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插入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豌豆吸水减少成皱粒是表现型

3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

33.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     B.基因b      C.基因c      D.基因d,

3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玉米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培育出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

B.人体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都高度不育

D.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使之停留在了有丝分裂的后期

3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有错误的是

A.抗虫棉——基因工程

B.无籽西瓜——多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

38.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下列哪一项作为诱变因素

A.X射线        B.硫酸二乙酯

C.亚硝酸        D.青霉素

39.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取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40.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4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4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植物”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必须在人为控制下才能完成,自然条件下基因污染是不增殖和不被扩散的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时,这些异种蛋白有可能使人引起食物过敏

43.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⑥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⑦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A.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⑦       D.①③⑤

4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变化

B.基因频率改变则生物发生进化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45.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46. 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 yyRR、YYRr、YyRr、 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A.55%   45%                 B.45%  55%

C.27.5%   222.5%             D.22.5%   27.5%

47.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Ⅰ)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Ⅱ)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Ⅱ)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下降、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下降          D.上升、上升

48.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

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

49.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⑤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5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卷II(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个空,每空一分,共30分)

51. (共7分)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某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生理过程叫做_________, a为该过程必需的酶,其名称为_________  ,其在该过程中催化_________ 键的形成。

(2)从化学组成上分析,b与c相同的成分为_________,不同的成分为_________ 。

(3)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在运载工具_____________的帮助下,通过翻译过程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种类和序列的蛋白质分子。

52.(6分)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

(1)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①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

(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B的①与③发生了部分染色体的互换,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

53. (9分)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___  ____和_______,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            ;由<4>培育成<5>的方法Ⅴ称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    _____。

(3)由<3>培育出<6>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其作用的时期为___ _ ____________。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Ⅵ是_____________。

54. (8分) 人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纯合基因HbA决定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Hbs在纯合情况下引起的,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就会死亡;携带此致病基因的杂合子(HbAHbs)会出现轻度贫血,但不会死亡;在大多数地区Hbs的基因频率很低。但在非洲某些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基因Hbs的频率很高,杂合子(HbAHbs)约占当地人群的40%,研究发现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显性纯合子(HbAHbA)虽不患贫血症,但易感染疟疾。请据材料回答:

(1)在大多数地区由于                  ,故           频率很低。

(2)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由于                和               ,故杂合子几率很高。

(3)如果在非洲这些地区完全消灭疟疾传播者——按蚊,则该地区的HbA基因频率将           。

(4)这一事实说明:变异是              ,             可使种群          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