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试题

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联考试卷(附答案)

编辑:

2015-10-19

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复杂

20、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

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

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

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

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

21、棉蚜虫体型微小,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为了监测棉蚜虫害,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5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花和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调查期间棉蚜虫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调查棉蚜虫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C.在7月5日左右棉蚜虫种群增长率最大

D.2175.6只/株一定是该棉田的环境容纳量

2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23、右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

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d

D.M、N将呈现“J”型增长

24、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

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25、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

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

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

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

26、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识别靶细胞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土壤小动物数量越多,物种丰富度越大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

28、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如果研究过程中,由于标记物过于醒目,则调查的结果将会偏大

29、下列有关人脑的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在学习紧张时,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有利于加强记忆

C、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连结有关

D、长期记忆需不断重复,与新突触的建立无关

30、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上下波动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持续投放饲料,增加溶氧等措施可以增加鲈鱼种群的K值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3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31、(10分)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

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32、(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β)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1)分析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

(2)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同时______________,

检测其血糖含量并作记录,作为初次测量值。

②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与________进行比较。

④预期结果(请 在坐标图中绘出两组可能出现的结果)。

⑤为探究生长激素的确是通过降低胰岛B(β)细胞的敏感度,导致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构建实

验思路进行二次实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当人饥饿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①____,这主要是_____②_______素调

节的结果。

在正常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是该激素和____③_____素共同调节的结果。这两种激素的作用____④__,相互___⑤____。在寒冷时,下丘脑会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___⑥___,从而产生促甲状激素;该激素在作用于甲状腺,产生__⑦__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⑧_______,从而增加产热。当该激素分泌过多时,会___⑨__下丘脑和垂体,最终使该激素的分泌减少,这种现象属于__⑩___调节机制。

34、(10分)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

图中曲线_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答案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60分)

1-10   CCAAC   BDDBA      11-20  ADBCA   CDADC      21-30   ACCAB   AACD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32、(10分) (1)过量的生长激素

(2)①给两组小鼠口服大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初次测量值

④如右

图所示

⑤再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发现小鼠的血糖含量很快会降低。

33、(10分)肝糖原的分解   胰高血糖    胰岛   相反   拮抗    垂体    甲状腺   全身细胞   抑制  反馈

34、(10分)(1)随机取样  16   (2)Ⅰ    B

(3)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联考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大连二十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试题(有答案)

2016学年高二必修3生物第四章试题汇编解析:种群和群落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