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人教版历史高二第一单元训练题及答案

编辑:

2016-09-02

1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背弃了儒学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1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弗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赏罚哉!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或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或措施的。

(3)根据材料三和四,概括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思想主张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这两个时期的地位怎样?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的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四世纪儒家思想传到日本,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后,一些维新思想家掀起了一场清算中华文化的潮流,说:汉字不方便,教育不实用,腐儒庸医……他们为过去推崇儒家文化而惭愧、痛苦,主张全盘西化、“脱亚入欧”。

——刘景华 《东方的“西方”——日本国起落兴衰的历程》

材料三  “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隋唐时有关史实概括说明儒家文化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清算中华文化”的实质何在?其文化观、历史观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是如何分析和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