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20
21. 加尔文教派认为:为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中认真劳作,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天职观”。从中可见,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A.严密的社会分工 B.追求社会财富 C.人人为上帝服务 D.平等的劳动观
2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C.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D.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23.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24.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英雄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25.《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7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6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侧重点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分)
27.(17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中国某省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 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两所民办学校) 951 571.5 51.4
材料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主要变化。(10分)
(2)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 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5分)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