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yx
2013-10-22
摘要:同学们马上就要引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在考试以前请大家跟着精品的小编温习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希望帮助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期末考试打好基础!
一、化学实验安全
1、过滤和蒸发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蒸发:从溶液中分离出已溶解的溶质。
实验:粗盐提纯 步骤:溶解 过滤 蒸发 转移
检验SO42-的方法:先加过量的稀盐酸(可排除Ag+和CO32-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反之则无。
2、蒸馏和萃取
蒸馏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萃取的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实验: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注意:碘单质能升华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g·mol-1)。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质量。
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当粒子数相同时,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STP),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常用的单位有L/mol。
Vm=V/n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在0℃和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温度升高,气体摩尔体积增加;压强增大,气体摩尔体积减小。(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该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物质的量浓度可表示为:CB=nB/V
物质的量浓度常用的单位为mol/L。
浓溶液稀释:C1·V1=C2·V2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
实验: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即1×10-9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溶液是最稳定的,无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会沉降下来;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光束照射时胶体中有光亮通路,而溶液中无光亮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叫做电离。能溶于水的电解质加入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电解质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要注意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四步骤:写、拆、删、查。
在离子方程式中能拆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方程式,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出现。化学反应可以按照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重新分类。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电子用e-表示),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总结:大家对高中频道整理的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还满意吗?希望高中栏目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小编在这里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