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2-26
答案:9.D 10.A 11.C
二、综合题
1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古代黄河决口泛滥次数。
朝代 西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每百年决口
泛滥次数 5.7 10.3 37.5 37.5
材料2: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柱状图(甲)和1978年以来民工流动方向示意图(乙)。
(1)根据“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柱状图”,说明我国古代各时期人口分布状况,并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1,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及变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唐代以前人口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北宋以后转移到南方地区。
(3)依据“1978年以来中国民工流动方向示意图”,说明1978年以来民工主要集中分布地区,并谈一谈“民工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我国古代主要受开发历史和战争两方面的影响导致人口的迁移。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是导致特定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民工不仅给流入地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答案:(1)西汉时期北方人口比重大,因为北方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开发较早;唐代南方人口接近北方,这是由于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是由于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北方战乱不断,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又一次高潮。
(2)唐朝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耕地广阔,灌溉便利,适宜农业发展,所以人口稠密。唐朝以后,由于人为对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的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经常决堤泛滥,土地的生产力下降。而南方地区则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3)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
积极影响:有利于这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重新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2: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大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第1位
人口流
出地 第2位
人口流
出地 第3位
人口流
出地 第4位
人口流
出地 第5位
人口流
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4)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属于、不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解析:第(1)题,由材料1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会促进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同时会造成迁入地区资源、环境负担加重。第(2)、(3)题,由表可知,四川人口流入量居全国第5名,同时也有大量人口流出。M省的人口流入大多来自东北与邻近省区,可判断为山东。第(4)题,经济水平的地区差距是人口移动的根本原因,但人口流动未发生居住地变更,因此不是人口迁移现象。第(5)题,注意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人口流动的影响。
答案:(1)C (2)B (3)C (4)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属于 流动人口未改变居住地
(5)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
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队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下册人口迁移与环境同步练习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地理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