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0-21
24.东线工程与中、西线工程相比的最大优点是:
A.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B.全程可以自流
C.水量大水质好 D.可以大大促进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26.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甲国→乙国 B.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D.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A.平坦的地势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8. 下列有关专业化镇“一镇一品”模式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B.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C.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D.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设计“西气 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工资水平 C.科技水平 D.国家政策
3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
A.缓解能源短缺 B.带动相关能源产业的发展
C.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D.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质量
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32. 造成日本与英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的不同。
33.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地形和植被。
34.东北地区黑土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
35.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
36.多暴雨以及黄土土质疏 松是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7. 植树造林、打坝淤地和修筑梯田等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38. 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39.我国资 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分布格局不匹配是资源跨区域调配 的重要原因。
40. 长江中游地区既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大题,共30分)。
41.读“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我国服装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选择填空)。
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价格高 C. 技术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
(2)试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分析服装产业从东部沿海 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 ▲ 。
(3)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4)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 (选择填空)。
A.就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42.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1: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2: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3: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4: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煤炭工业发展的最主要阻力是 ▲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萍乡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3)试分析萍乡市实现区域高效益发展的主要措施。 ▲
(4)该市拟在乙图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 ▲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 。
43.读下图,完成有关问题。(6分)
(1)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2)从图上信息来看,三峡工程首要的功能是 ▲ 。
(3)中游荆江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针对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 。
44.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 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 热量不足
乙 夏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
丙 ▲ 旱涝灾害频繁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B A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A C D D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A D C B D A D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必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题: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B A B B B B A B
三、综合题:
41. (8分)
(1)ACD (2分)
(2)中、西部比东部资源更丰富(土地、能源等资源)(1分)、廉价劳动力更丰富(1分)
(3)服装产业基础好、市场庞大、政策支持。(每小点1分,答出两点给2分)
(4)CD(2分)
42. (8分)
(1)交通不便(地形崎岖) (1分) 资源枯竭(1分)
(2)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受阻。(2分,每小点1分,答出两小点即可)
(3) 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煤炭工业等传统工业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治理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行政策优 惠,改善投资环境等。(2分,每小点1分,答出两小点即可)
(4)C(1分) 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1分)
43.(6分)
(1 )地处第二、三两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2分)
(2)防洪(1分)
(3)洪灾(1分)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中游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区等 (2分)
44. (8分) (1)见下表(3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乙 水源不足
丙 光、热、水分条件充足
(2)自然原因: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
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大量土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3分)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了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2分)
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地理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地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