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试题

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地理试卷

编辑:sx_gaohm

2015-10-19

中国古代词义概念上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代表黄土高原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则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2.图示所体现的最主要的区域特征是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联系性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3~5题。

3.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a、b、c和箭头①的名称正确的是

A.a社会系统      B.b经济系统

7.关于图中箭头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⑥表示的量过大,往往产生环境污染

B.①、⑤表示的量越大,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③、④表示的量越大,人类生活质量会越高

D.①、②表示的量与人的管理调控关系不大

建立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请回答8~9题。

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手工绘图           B.GPS             C.RS              D.GIS

9.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A.公平性             B.共同性           C.持续性          D.阶段性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该区经济逐渐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9~10题。

10.鲁尔区衰退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②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鲁尔区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加强钢铁、煤炭工业的地位;

②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③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④扩大工业区的总体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12~13题。

12.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     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读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4~15题。

14.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15.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下图所示)向中国供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 17题。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管道运输特点的是

A.占地少,灵活便捷

B.成本高,周转速度快

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17.中俄天然 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

A.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

B.消除环境污染

C.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D.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读“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珠江下游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

A.经济发达      B.地势低平     C.水能丰富      D.矿产丰富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珠江上游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环境污染加剧                  B.水土流失

C.劳动力短缺                    D.耕地面积减少

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A.行政区划      B.经济发展水平    C.自然地理特征    D.生态系统特征

21.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均质区                         B.属于功能区

C.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D.具有明确的区际边界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表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 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表完成22~23题。

3→2 2→2 3→3 3→3 3→3

2→2 3→2 1→1 1→3 2→2

3→3 3→3 1→1 1→1 2→2

1→3 3→3 1→4 1→3 3→3

1→1 1→2 1→2 3→2 1→3

22.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年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河流径流量变幅增大        D.湖泊水质变好

23.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C.以旅游业为平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完成24~26题。

24.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最肥沃的是甲                   B.粮食单产最高的是乙

C.复种指数最高的是丙                 D.水热条件最好的是丁

25.图示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26.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C.所产粮食大量出口      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27.图c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图d为图c中“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值沿A—B剖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沿A—B线自西向东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  ▲  、  ▲  ,在其农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  、  ▲  。

(2)据图分析,与A地相比,B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哪些?  ▲

(3)针对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可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

28.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山区。

材料二:图a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黄土高原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材料三:图b为“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

(1)图a中,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是  ▲  、  ▲  、  ▲  。

(2)试简述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  ▲

(3)图a中甲、乙两地生态环境的治理,都必须首先解决当地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如果开发可再生能源,则甲地应开发   ▲   和风能;乙地应开发  ▲  和沼气。

(4)结合图b分析,南方发 展沼气优势条件主要有   ▲   ;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有  ▲  。

29.读长江流域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简图

材料二:荆江河段示意图

材料三:长江流域相关统计资料

(1)比较上海、攀枝花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5分)

上海 攀枝花

不同点    ▲   、   ▲       ▲   、   ▲

相同点    ▲

(2)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中游洪灾多发的原因。   ▲

(3)综 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

(4)三峡工程的建成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会产生哪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30.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  ▲  年代,这类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    ▲   。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图16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的自然特征,完成下表。(4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浙江省

地形 以   ▲   、山地为主 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河网   ▲矿产资源 丰富,以   ▲   为主 较少

(2)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

(4)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带答案)

高中高二年级文科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