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试题

湖北省孝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编辑:sx_wangha

2017-11-13

为了帮助大家扎实的复习备战中考,威廉希尔app 小编整理了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复习!

湖北省孝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属于湿地资源的是:

①河流   ②麦田   ③海洋   ④沼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④

2.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A.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           D.印度教、伊斯兰教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5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6~7题。

6.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7.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8.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某物资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向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俄罗斯、加拿大、瑞典、刚果、巴西等国;主要进口国是美国、日本、中国和西欧诸国。据此回答9题。

9.据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判断,该物资属于(    )

A.森林资源    B.玉米小麦   C.石油资源    D.水力资源

10. 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26'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11.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12—13题。

12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淡水养殖业      B林业

C旅游业          D食品加工业

13.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4—15题。

14.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15.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17.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③经济原因  ④技术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8—19题。

18.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19.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材料:所谓泛珠三角,就是指粤、闽、赣、桂、琼、湘、川、贵、滇等省区和港澳地区,简称“9+2”。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20—22题。

20、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

A交通状况的改善  B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的流动    D西电东送

21.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该区域对一些高耗能产业进行差别电价,下列产业在此行列的是:(    )

A纺织    B电子    C食品    D电解铝

22.读下面广东某地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产业结构变化对“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23.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均衡发展

B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4.图11阴影部分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

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林业

25.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开发未开发利用。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①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②湿地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③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④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6-28题。

2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8.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29.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C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迁移,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3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 出现的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1.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7~28题。

32.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

33.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34~35题。

34.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A . 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共30分)

二、综合题

36(共7分)、读“我国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省(市、区)属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沿长江各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特点是:

;

37(共6分)、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最大的淡水湖是               。

(2)乙图和甲图相比,洞庭湖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

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8.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表1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1957年 2005年

煤矿(座)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约5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6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9.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1)A是          带,   C是        带,D是          带,  F是         带,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3)图中五大湖区是美国重要的老工业区,是在            (矿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业区内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城市)。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答案

1—11 D B B B C B A D A C C

12—22 C A D A B C B B A D B

23—32 C A C C A B D C A D

33---35 C D D

二、二、综合题(30分)

36(7分)(1)江苏省、浙江省    湖北省、湖南省(每个1分,共4分)

(2)①从时间上看,各省(市、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②从区域差异的角度看,东部、中部及西部经济地带差异明显,地处东部经济地带的省份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大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省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也快于中、西部。(,共3分)

37(共6分)、(1)青海湖        鄱阳湖  (各1分)

(2)缩小  (1分)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自然因素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量减少;人为因素①围湖造田;②人为的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速湖泊的泥沙淤积。(3分)

38.(共8分 )

(1)4分

自然环境: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近,水源充足;

社 会环境:世界对钢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4分

趋势:产业结构改变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1分)

原因: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炭开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政策的支持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39.(共9分)

(1)乳畜  小麦  玉米  棉花  地区专门化(5分)

(2)气候湿冷,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广大(2分)

(3)煤铁   底特律(2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