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28
答案解析
1.D 本题主要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在宗法制中,大小宗关系首先是血缘传承的等级关系,其次是政治地位高低的隶属关系。故选D。
2.C 本题考查强化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阅读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为分封制,B为宗法制,D为中央机构辅佐皇权体制,只有C的行省制符合题意。故选C。
3.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延续与发展,中正官虽由世家大族担任,但在最初确实举荐了一些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故C错误。
4.C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关键信息:“官吏不能世袭”“俸禄”“皇帝”“首先”可以判断是秦朝废除分封制。
5.C 材料的大体意思是:自秦朝以后的各朝君主,不借鉴秦朝设立宰相的隐患,使宰相成为危害国家稳定的一大隐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强调了相权对君权的危害”。
6.B 作者把鸦片战争放到时代的全球化角度上重新观察,认为鸦片贸易只是偶然因素,而西方工业化国家最终打开中国大门是必然趋势。据此可以判断,只有②③正确。
7.A 根据所学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和中国抗争史,可以判断甲午战争是中国模仿西方工业化之下的以夷制夷,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清政府借助西方势力对内镇压的以夷制华,《辛丑条约》成为清政府替西方列强维护在华侵略秩序的以华制华的例证。故选A。
8.A 即便作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也应该对反侵略反封建历史使命有所体现,而太平天国运动恰好属于这一情况,虽然其运动性质尚未具备近代民主革命的完整意义。故选A。
9.C 图一见诸太平天国运动,图二出自武昌起义后的湖北军政府。根据所学知识,A、B、D的表述都违背史实。只有C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
10.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题干中“民族主义”表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情感。“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说明此历史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说明最后失败的结果。综合以上分析,应是义和团运动,该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又具有笼统排外性和盲目性,最后被清政府所利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1.B 结合辛亥革命的时代特征,可以判断大总统之所以称为“临时”,与当时清廷未倒、全国未能统一以召开代表广泛民意的国民会议有关,也说明了革命党人对民主共和精神的尊重和审慎。故选B。
12.C 注意时间限于“1840-1911年”,据此即可排除②④。故选C。
13.D 本题考查了历史方法论有关问题,最具说服力的是第一手史料或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本题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D。
14.B 本题考查了各标语的产生时间。①在解放战争;②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③是大革命时期;④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按先后排列应选B。
15.A 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三幅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选择A。
16.C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从题干“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说明属于政党制度,选项中C符合题目要求,A属于人民代议机关,B属于地方行政机构,D属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7.B 根据材料“某一协会组织”“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等,协会指海协会,事件是“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8.A 在20世纪80年代,所有制问题、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早已经通过三大改造、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决,因此国家统一应该是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19.A 根据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时代特征,可以认识到新中国是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最大程度地为新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并非为了与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故选A。
20.D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对世界外交舞台有重大影响的外交原则。
21.D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的宝贵思想,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和尼克松访华的背景及内容,三者都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
22.A 本题考查了我国各阶段外交事业发展的成就。通过分析判断B、C、D错误,事件与三次建交高潮不能一一吻合。B中,“求同存异”——1955年、《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C中,日内瓦会议——1954年、万隆会议——1955年、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D中,不结盟运动——1961年、重返联合国
——1971年、加入WTO——2001年。
23.C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因为美国毕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和中国改善关系,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24.B 本题考查中苏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变化。A不适合上海合作组织,C、D不适合中苏关系,选择B。
25.A 美日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北京召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会谈的依托或中心,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故选A。
26.【解析】第(1)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的局限性和失败的主观原因的理解。第一问根据当时社会实际回答;第二问注意是主观因素。第(2)题考查对孙中山先生近代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解。第(3)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政治革命意义的理解。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第(4)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的推动作用。第(5)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析。
答案:(1)理由:这个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的社会,违背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4分)
(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4分)
(3)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2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究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2分)
(5)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分)
27.【解析】第(1)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问,根据材料中“协助我们组织和推动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及部分人民团体参加人民政治活动与国家建设工作”分析。第二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形成、确立的史实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共同纲领,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成为参政议政的组织。第(2)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问,根据材料中“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这并没有坏处”回答。第二问,根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阶级变化和共同的目的回答。第(3)题属于简单的识记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这一组织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新中国成立初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将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成为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组织形式。(3分)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分)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爱国的,同共产党合作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主党派所代表和联系的阶级、阶层变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能够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民主党派的监督可以改进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5分)
(3)①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④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4分)
28.【解析】本题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考查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环境。回答第(1)题时注意当时的国际环境,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出发,进一步说明当时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回答第(2)题时既要涉及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三大成就,也要注意国内的“文化大革命”以及台湾问题、两极格局等因素;第(3)题注意政治因素与体育关系的变化,说明原因可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民众心理等方面分析。
答案:(1)原因:①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孤立新中国。③两大阵营的形成。(3分)
作用:①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②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③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3分)
(2)有利:①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3分)
不利:①“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左”的思想影响仍然很大。②台湾问题的困扰。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阻挠。④两极格局的负面影响。(3分)
关键:台湾问题。(1分)
(3)变化:由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色彩回归到体育精神本质。(言之有理即可)(2分)
原因:①改革开放深入。②思想观念更加开放。③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深入。④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国民自信心增强。⑤民众心态趋于理性。(任意答出3点即可)(3分)
相关推荐:
标签:浙江高考试题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