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2-28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
中国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在发展文化中的地位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世界的本质
物质的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2.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系统优化的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与人的价值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第五部分时事政治
(一)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运动的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英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
(五)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标签:浙江高考大纲说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