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0-04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总分50分)
26、(15分)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
时间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 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 2008年 70% 4.7% 14.9% 2014年 76% 6.7% 25% 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
表二 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
项目
内容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新登记注册资本 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 数量 1292.5万户 20.66万亿元 291万人 同比增长 14.23% 87.76% 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 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特点 具体表现 创业主体 从小众到大众 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创业服务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创业平台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互联网 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创业理念 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 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创业领域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9分)
27、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详细解读“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适应新常态,我国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8分)
28、(12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跨境人民币指数
注:跨境人民币指数(CRI)反映的是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及海外流通支付中的活跃程度。
材料二:自我国2009年年7月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人民币已经走进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 年我国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 . 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在货物贸易额中,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占同期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的11.7%。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融资等业务也在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
(1)试概括说明图中的经济信息。(4分)
(2)阐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对我国宏观经济、商业银行、外资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影响。(8分)
29.(15分)材料一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图: 1978~2011年浙江省城镇化率(单位:%)
注: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1.27%,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是80%。
表:1978~2011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情况(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农村居
民人均
纯收入 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
性支出 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
性支出 1978 332 165 301 157 1985 904 549 795 474 1995 6 221 2 966 5 263 2 378 2005 16 294 6 660 12 254 5 215 2011 30 971 13 071 20 437 9 644 材料二 浙江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大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促进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在中心镇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搞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拓展居民在餐饮娱乐、智能家电、婴童产品和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促使农民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工业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9分)
标签:高考政治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