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12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5.B【冬至介于大雪和小寒之间。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B【易衣而出是指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
7.(1)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况,况且,1分;进退,提拔和黜降,1分;格,标准,1分;委:委托,1分;大意1分。】
(2)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以,率领,1分;哭,为……哭泣,1分;“哭之如父”状语后置,1分;去,离开,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天圣七年(1029),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拜,仁宗皇帝也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上疏详细地论述了这件事,并且说:“在内宫事奉亲长,自当有家人礼仪,只是在朝堂上皇帝与百官站在一起,(太后)面朝南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规范。”而且上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顺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符合)公理的,越序升迁是(遵循)个人意愿。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吕夷简很不高兴。
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已经撤出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开始的时候,定川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仁宗皇帝手按着地图对左右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范仲淹出援兵的奏报一到,仁宗皇帝大喜说:“我一直就认为范仲淹是可以重用的。”于是就任命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
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专意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只有府兵法,大家认为不能施行而最后作罢。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当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经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长时间。又派人去慰问其家人,下葬后,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碑”。
8.(1)描绘了作者在许昌道中寒食节气所见春天生机勃勃、风雨不歇的景色: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3分)(2)颔联、颈联写景,为诗人抒情做铺垫;红花绿竹、春雨春风,都是清丽可乐乏景,诗人细腻描绘却是为了抒发自己佳节孤独寂寥、羁旅漂泊无奈的情感,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2分)
9.(1)尾联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艺术手法(或答“从对方写起”“虚写法”)。诗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陶陶,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做笑谈。这里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们在想念着诗人,是“从对方写起”的手法。(3分)(若答“对比”也可酌情得分,但不得超过3分)(2)诗人在尾联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诗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抒发,是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对幕府中朋友们真挚思念情感的流露。(3分)
10.(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1.(25分)
(1).【参考答案】AC, A. 应是紧张心情 C. 重情守信
(2).【参考答案】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3).【参考答案】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参考答案】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
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
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题思路】 A项,概括不全,还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C项,张冠李戴,这些是对身体的巨大挑战,且应是“起飞时会产生加速撞墙的感觉”。E项,“给国外专家一记耳光”不是具体事件。
(2)①过硬的技术素质:戴明盟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练就了过人的技术;难度极高的航母着舰,一次成功。
②过硬的心理素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冷静处理;面对每一次危险的舰载机起降,他都敢于闯“鬼门关”。
③过硬的身体素质:能够承受舰载机在起降时对飞行员的颈椎、腰椎和脊柱的影响。
④过硬的思想素质:勇于向更难的任务挑战;当我们的航母受人质疑的时候,他暗下决心要为国争光。
(答出三个方面即可,每方面2分,概括1分,分析1分)
(3)①丰富了文本内容。从专业的角度解说了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的技术难度,也让读者对戴明盟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②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从功勋试飞员口中做出的高度评价,进一步说明了戴明盟训练刻苦、技术过硬。
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和可信度。(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4)启示一:人应该勇于挑战自我。像戴明盟一样,在面对险境时,敢于挑战;面对选拔时,敢于迎战,以此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启示二:人还应该具有千锤百炼的切实本领和过硬的技术。这样才能像戴明盟一样,实现理想,为国争光。
启示三:人应该爱国。为了祖国的强盛,激发自己的斗志,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不要求面面俱到,答出两点,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只答一条,最多给3分)
13.A 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B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所伤,轻重倒置。C箪食瓢饮: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D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
14. 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B项,成分残缺,可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前加“在”; D项,重复赘余,删去“为了”
15.D
16.①目录之学②不明,终是乱读③精读与泛读结合(每空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读后可知,语段介绍了阅读经典的读书方法。第①空可联系后文从“目录学(的作用)”方面概括作答。第②空可根据整句对应的规律,与前句照应,从“不明(目录),是乱(瞎)读”方面概括作答。第③空可根据后文“精读”与“泛读”的内容,从“精泛(读)要结合”方面概括答案。
17.(5分)居民可拨打电话或呼叫器进行求助救援,求救救助信息会传送到各级服务处理中心,(2分)服务中心就指派相关服务商到居民家中服务,(1分)服务结束后,居民将服务信息再反馈给处理中心。(2分)
18.作文
三则新闻,要求选一个刊登在“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的《暖闻》上,并且要求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换句话说,这道题的任务是,通过思考、权衡与选择,论述三则新闻里三个人物的做法,哪个最有温度和人情味,或者,哪个更值得登报宣扬?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的一个核心法则就是一定要从整体理解材料,而不能将材料分割开来进而断章取义。比如这道题,第一则新闻,“油条哥”的事迹,一言以蔽之“良心”或者“善良”;第二则新闻,老父亲为了见儿子一面,排队两小时挂号,总结起来莫过于爱自己的孩子,又或者亲情;第三则新闻,“宽容”他人尤其是正处成长中的孩子的无心的过错。
一定会有人在近似于“善良”、“亲情”和“宽容”之间作一个选择,说哪个比哪个更重要,然后整篇文章围绕着那个最重要的来论述。这就掉入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话题作文的陷阱,因为这几个词概括相对应的几则新闻尚可,但是它们之间不具备任何可比性,而且几者还相互交叉。
让几个不同的事物具备可比性,一定要找到这几个事物相同点,也即“异中求同”。这几则新闻人物的相同点在哪里?命题人怕考生找不到,所以在材料开篇就告诉了我们——“有温度和人情味”,什么叫“有温度”和“人情味”,说白了就是对人好,不冷漠。很显然,这三个人物的事迹都是有人情味的:“油条哥”不唯利是图,为顾客的健康着想;老父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意;画展主办方宽容孩子无心的过错,而不是用冰冷的规则和法律追究责任。
同样是“有温度和有人情味”的三个事迹,那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温度和人情味”的程度,“油条哥”做油条生意,用健康的油本属分内之事,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诚信经营才能做得长久;老父亲爱孩子,舐犊情深,父慈子孝,乃人之常情;相比之下,孩子无心之失损坏了名画,画展主办方按理追究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追究,而是考虑到孩子还小,还是无心之失,怕追究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
从这三种程度来说,“油条哥”的“人情味”本是必须的,老父亲的“人情味”,而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是主动施与的,自然是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更为高尚。
是不是说最高尚的就一定是最值得推崇的?未必。
更合适的,也可以是更或缺的。几千年来,我们没少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还是缺乏法制精神的坑蒙拐骗,地沟油、毒奶粉仍然在威胁我们国人的健康,相比宣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义思想,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害人之心不可有”最基本、最朴素的道德和法律准则,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每个公民,一切行为当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这样说来,“油条哥”的事迹理应被宣扬。
更合适的,可以是更前提的。人情味中的“人情”,最基本的莫过于亲子情,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子女都不爱,谈何爱他人?古代王朝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是有道理的,父不慈,子不孝,哪里还有忠君爱民呢?
E给1分;
解析:A项,强加因果,文中人待人作
15.D
16.①目录之学②不明,终是乱读③精读与泛读结合(每空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读后可知,语段介绍了阅读经典的读书方法。第①空可联系后文从“目录学(的作用)”方面概括作答。第②空可根据整句对应的规律,与前句照应,从“不明(目录),是乱(瞎)读”方面概括作答。第③空可根据后文“精读”与“泛读”的内容,从“精泛(读)要结合”方面概括答案。
17.(5分)
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寓意:人们整日沉溺于无线网络生活中,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3分,意思对即可)
18.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一看就是模仿2015年课标2卷出的,三则新闻,要求选一个刊登在“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的《暖闻》上,并且要求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换句话说,这道题的任务是,通过思考、权衡与选择,论述三则新闻里三个人物的做法,哪个最有温度和人情味,或者,哪个更值得登报宣扬?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的一个核心法则就是一定要从整体理解材料,而不能将材料分割开来进而断章取义。比如这道题,第一则新闻,“油条哥”的事迹,一言以蔽之“良心”或者“善良”;第二则新闻,老父亲为了见儿子一面,排队两小时挂号,总结起来莫过于爱自己的孩子,又或者亲情;第三则新闻,“宽容”他人尤其是正处成长中的孩子的无心的过错。
一定会有人在近似于“善良”、“亲情”和“宽容”之间作一个选择,说哪个比哪个更重要,然后整篇文章围绕着那个最重要的来论述。这就掉入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话题作文的陷阱,因为这几个词概括相对应的几则新闻尚可,但是它们之间不具备任何可比性,而且几者还相互交叉。
让几个不同的事物具备可比性,一定要找到这几个事物相同点,也即“异中求同”。这几则新闻人物的相同点在哪里?命题人怕考生找不到,所以在材料开篇就告诉了我们——“有温度和人情味”,什么叫“有温度”和“人情味”,说白了就是对人好,不冷漠。很显然,这三个人物的事迹都是有人情味的:“油条哥”不唯利是图,为顾客的健康着想;老父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意;画展主办方宽容孩子无心的过错,而不是用冰冷的规则和法律追究责任。
同样是“有温度和有人情味”的三个事迹,那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温度和人情味”的程度,“油条哥”做油条生意,用健康的油本属分内之事,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诚信经营才能做得长久;老父亲爱孩子,舐犊情深,父慈子孝,乃人之常情;相比之下,孩子无心之失损坏了名画,画展主办方按理追究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追究,而是考虑到孩子还小,还是无心之失,怕追究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
从这三种程度来说,“油条哥”的“人情味”本是必须的,老父亲的“人情味”,而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是主动施与的,自然是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更为高尚。
是不是说最高尚的就一定是最值得推崇的?未必。
更合适的,也可以是更或缺的。几千年来,我们没少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还是缺乏法制精神的坑蒙拐骗,地沟油、毒奶粉仍然在威胁我们国人的健康,相比宣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义思想,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害人之心不可有”最基本、最朴素的道德和法律准则,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每个公民,一切行为当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这样说来,“油条哥”的事迹理应被宣扬。
更合适的,可以是更前提的。人情味中的“人情”,最基本的莫过于亲子情,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子女都不爱,谈何爱他人?古代王朝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是有道理的,父不慈,子不孝,哪里还有忠君爱民呢?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辽宁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带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考生们学习进步。
相关链接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