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大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编辑:

2016-09-07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与理解,然后再将选项分别带入相应的原文第一、二两段,仔细辨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是否相一致,再作出判断取舍。B项,并没有“重用”之表述,原文中第二段“卫国的衰骀,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但是题干中为“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得到了国君的重用”,故选B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本题选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论述类中的选择题的判断,关键在于认真阅读全文,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审读题干要求以及选项内容,然后据此在文中找到与选项信息相关的信息,然后就把原文信息与选项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逐字逐句对照,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哪些词语、分句的顺序变了,或者句子的意思是否变了,这样就能对选项信息的正确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例如选项C就属于因果不当的错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A项,原文是说对精神美的“重视和追求”,得到“发展”。此处是说庄子的美学思想到魏晋时期得到发展。所以选A。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例如选项A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2016届贵阳六中高三元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相关链接: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摘自中国改革网)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A.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B.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C.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D.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2)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3)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1)(1)CE(共5分,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高度评价。

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的分析阐释,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示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2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2分)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2分)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前者。(2分)

(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人的精力角度,二是他在国外的学习与成为教育家关系的角度,三是成为科学家与成为教育家的“价值”比较)

(1)

试题分析:A.原文是“提出”不是“商定”。B原文“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D原文“五十年后再下断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强加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2)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优秀科学家”这一身份的要求与限制,其内涵是叶企孙本人所具备的禀赋、爱好(特长)、态度(品格)、思想、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技巧点拨】筛选整合信息时,要阅读全文,再对题读文,弄清题目的要求,锁定有效信息的具体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这样能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明确“成为知名科学家”指的是叶企孙的个人成就、荣誉,“成为著名教育家”指的是叶对国家的贡献。这就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如何看待的问题。个人幸运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取舍当中,体现的是传主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说说你对标题‘会唱歌的墙’中‘唱歌’与‘墙’两个词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首先到文中找到描写“墙”的段落,然后结合语句分析“唱歌”和“墙”的内涵。第十段说到“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 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幢憬,对神的感谢”,从中可以提炼出“崇拜”“敬畏”“憧憬”“感谢”。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的角度很多,修辞角度、动静角度、描写角度、选材角度、句式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答题的思路:先点明角度,分析手法,表现的情感。“黄土的大道已经留在身后,脚下的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土路,狭窄,弯曲,爬向东南,望不到尽头。人至此总是禁不住回头。回头时你看到了村子中央那完全中国化了的天主教堂上那高高的十字架上蹲着的乌鸦变成了一个模糊的黑点,融在夕阳的余晖或是清晨的乳白色炊烟里。也许你回头时正巧是钟声苍凉,从钟楼上溢出,感动着你的心。黄土大道上树影婆娑,如果是秋天,也许能看到落叶的奇观:没有一丝风,无数金黄的叶片纷纷落地,叶片相撞,索索有声,在街上穿行的鸡犬,仓皇逃窜,仿佛怕被打破头颅”,划线句中涉及的景物很多,故可以从选材角度作答;同时也可以从修辞角度和描写角度作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从题干看来,本题有两问,一是“为什么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是“关干狗的描写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首先应先到文中找到“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这一内容,然后再思索与文章情节的关系。“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描写狗的文字主要在第八段的开头,后下面就是描写那位“高寿的门老头儿” ,故在结构上是过渡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大题专项练习(解析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考语文试题栏目。

相关链接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小测试(含解析)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微测试(含解析)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