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5-17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 “五四” 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 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 的说法来 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答案] 6.1. A
2. C
3. B
[解析] 6.1.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原文说“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C原文说“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几乎没多少影响” 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2.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说法绝对。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 错。
3.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7.(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远古图腾
李泽厚
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和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南方的元谋人到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虽然像欧洲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尚待发现,但从石器工具的进步上可以看出对形体性状的初步感受。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如尖状、球状……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所谓“装饰品” :“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石珠、穿孔的狐或獾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等。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 这表明对形体的光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 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虽然二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前者的内容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想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装饰” 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 和“人的对象化” ,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 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胚胎在内的上层建筑。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上述种种“装饰品” ,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
追溯到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 、尸体旁撒红粉,“红” 色对于他们就已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而是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这是动物所不能有的)。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从而,它诉诸当时原始人群的便不只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里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这样,区别于工具制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算真正开始了。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术,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谓“装饰” 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
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它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及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也许,只有流传下来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 ,这种部分反映或代表原始人们的想象和符号观念的“不经之谈” ,能帮我们去约略推想远古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6.下列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 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有其实用功利的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现实的,后者则是幻想的。
B.两者产生的时间相距遥远,因而前者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后者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
C.两者似是“自然的人化” 和“人的对象化” ,但前者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D.前者与种族的繁殖一道构成原始人类的基础,后者则是包括宗教、艺术等萌芽在内的上层建筑。
7.下列对山顶洞人“染红穿戴、撒抹红粉” 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 色对于他们甚至连同动物都一样能引起生理的刺激作用,但对他们却还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B.这标志着他们拥有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的开始,而不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
C.红色赋予当时的原始人群不仅仅是感官愉快,而且其中参与了、储存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意义。
D.这种行为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观念性的想象和理解,表明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就算真正开始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七十年代河姆渡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中国史前文化的秘密被揭开,近八千年前的文明已初显。
B.山顶洞人制造的石器很均匀、规整,而且还能打磨骨器,自觉加工“装饰品” ,表明他们追求精致,爱好红色。
C.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红粉,并做出种种“装饰品” ,这种原始的物质化的活动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
D.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已经不可能复现,但我们可以凭借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 ,去约略推想其面目。
[答案] 7.6. B
7. A
8. D
[解析] 7.6. 强加因果,原文只是陈述事实,并未进行因果推理。
7. 原文是说“这是动物也可以有的” ,并未十分肯定。
8. A.“秘密被揭开” 有误,原文“比过去所知” “已很难确定” 表明了解还不多;B.“表明他们追求精致,爱好红色” 的解说有误;C.应是“它的成熟形态” 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
8.(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6-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 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 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 也能背涌,只有“疏” 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 ,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 “跳读” 。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 到“一目十行” 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 ,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 来读古人的书,“客观” 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 。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 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虚” 和“谦” 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 ,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 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 ,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 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 ,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 “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 ,能“发前人所未发” 。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选自《悦读》,2013年第9期,有删节)
6.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 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精” 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 ,达到“熟” 的程度。
B.“博览” 是在“专精” 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 ,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 ,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 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7.“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 到“一目十行” ,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 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 不尽记得外,经文与“注” 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 。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 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 ;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
[答案] 8.6. C
7. C
8. A
[解析] 8.6. “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是误解了原文“‘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的意思;且误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会有先入之见” 完全否定主观不对。
7. 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是作者的体会;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自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D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言论。
8. “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有误,从原文看,知识爆炸的现在,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9.(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6-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表人流行词语探微
刘峰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表人流行新词语是流行新词语中的一个小类,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具有鲜明的类指化特征。如“高考移民、宅男” 等。此外,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信息浓缩化的特点,用一个词就能表达一般要用几个词、一句话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的语义,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便于人们记忆。例如,“高富帅” “~控” 等。
从语言结构特征看,表人流行新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成群” 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个表人流行新词语词群。例如,~族(蚁族、裸婚族、啃老族),~控(微博控、网购控)等。每一个词群,都可归纳为一个构词模式。另一类则以单个词语的形式出现,如“草根” “土豪” 等,与第一类词相比,该类流行词语数量较少。从表达色彩看,大部分表人流行新词语的感情色彩浓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很多表人新词语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极富表达的感情色彩,如讽刺、戏谑等,不一而足。
表人流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多种多样。“闺蜜” 是通过简称(闺中密友)及谐音(闺密)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草根” 和“炮灰” 是通过借喻产生的“旧词新义” ,“粉丝” 是音译外来词,并和汉语已有词偶合。在表人流行新词语中,有两种词语衍生方式非常突出,即词语模造词和借用外来词。
李宇明先生曾指出,当前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一样,称之为“词语模” 。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族。上文所列举的每一个表人流行词语词群,都是由相应的词语模衍生出来的。词语模造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推过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汉语创造新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汉语中现有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创造新词,二是借用外来词。在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时,借用外来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日本动漫、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不少日语中的表人新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正太” “达人” 等皆来自日语,词语模“~控” 最早也源于日语。当然,汉语在引入这些外来词时,会根据汉语词的构造、表义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表人新词语的流行与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信息数量日益膨胀、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趋同、从众以及追求新异的心理。例如,当“剩男” “剩女” 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广泛传播后,只要社会中出现具有某些类似特征的人时,人们就倾向借“~男(女)” 这一形式来表达。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如“女汉子” “伪娘” 等。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表人流行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然,这类词语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哪些词语能够继续使用下去,哪些应当被淘汰,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也需要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加以理性引导。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6.下列有关“表人流行词语的特点”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表人新词语是指在汉语新词语中,由表人的语素构成的新词语,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如“老王、小张” 等。
B.表人流行新词语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具有信息浓缩化特点。
C.从语音特征角度,表人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以“成群” 的形式出现和以“单个词语” 形式出现这两类。
D、表人流行词语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这是它们能够流行的原因。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用外来词是人们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的首要选择。
B.“草根” 和“炮灰” 这种通过引申方式产生的表人新词更能刺激人们对于词义的联想和想象。
C.人们为了追求交际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利用现有词语模完全创新生产出大量表人新词。
D.表人新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社会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在记录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人流行新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前大众语文生活中一种鲜活、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
B.吸收外来词可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但在吸收的同时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C.表人新词的产生及发展不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力量的理性引导。
D.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尽力模仿,达到趋同;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答案] 9.6. B
7. D
8. C
[解析] 9.6. A.“由表人的语素” 不是所有的都由表人的语素;后面列举错误。C.“从语音特征角度” 错;D.“都具有” 错。
7. A.“首要选择” 错;B.应为“借喻” ;C.“完全创新” 为“类推” 。
8. “不受语言内部因素制约” 错,依据“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 。
10.(广西六市(柳州、玉林、贵 港、钦州、梧州、河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
马与龙的文化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经过不断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在龙的诸多“模特” 中,有马的身影。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 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 ——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具有龙性,龙和马可以相互变化。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山海经•图赞》:“马实龙精,爰出水类。” 《全唐文•上龙马奏》:“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一农夫将自己发现的一件“宝物” 送到翁牛特旗文化馆,后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和鉴定,确认该“宝物” 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生成的见证物,这件玉龙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那么,此玉龙造型以何物为取材对象呢?有专家根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 的特征,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 ,或“马型原龙” 。理由是:该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该龙头上没有猪那样的大耳朵;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占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于马鬃而不是猪鬃。
我国先民饲养马是较晚的事,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的塔里他里哈遗址内发现畜圈,圈内有马的粪便,断代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即距今约4400年。这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证据。看来,说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赛沁塔拉玉龙的取材对象是马,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
马与龙的文化缘,还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古代常用“龙驹” 、“龙骧” 称骏马。成语中有“车水马龙” 、“龙神马壮” 、“龙马精神” 等。“龙马精神” 这个成语,无论其表层意思还是其深层,都带着文化意味。对这一成语,一般辞典把“龙马” 解释为“骏马” ,说“龙马精神” 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喻指人体质强,魂魄健。我觉得,“龙马” 应解释为“龙” 和“马” 。按我的考察,龙的精神是融合(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之概称) 、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 和“福生” ,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这样,“龙马精神” 就可以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5. 关于“马与龙的文化缘” ,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龙的形象得之于诸多动物,其中就有马的身影。甲骨文中的某些“龙” 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头,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龙头的造型参照了马头。
B. 龙在其不断创造、演进和升华的过程中,既融入了马的头颅高扬、身姿飘逸的形象,也融入了马的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
C. 马与龙的文化缘虽然悠久深厚,但若认为这种文化缘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代就已开始,则属无稽之谈,因为这样的见解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
D. 古代常用“龙驹” 、“龙骧” 称骏马,成语中有“车水马龙” 、“龙神马壮” 、“龙马精神” 等,这些现象说明马与龙的文化缘已凝聚在中国语言文字中。
6.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录异记•王宗郎》关于龙的描述“有群龙出水上……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有人认为龙与马形态相似。
B. 柳宗元《龙马图赞》一文对马的生动描述,证明了马都具有龙性,龙和马都可以相互变化,而这正是我国古代人对马和龙的认知。
C. 红山文化赛沁塔拉玉龙的造形特征是: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方头,耳不大,后颈与脊梁似有飞掠鬃毛。
D. 在青海的塔里他里哈遗址内发现的古代马粪遗迹,距今约4400年,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证据。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形象还是品格,龙都具有马的特征,但又不惟马的特征。或许正是这种兼容并蓄,才使得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B. 赛沁塔拉玉龙的重要性之所以非同小可,并不是因为它的造型,而是因为它存在于红山文化时代,可作为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的见证物。
C. 红山文化遗址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正是由于当时的先民对马或野马的骨骼的特点很不了解,他们也就不太可能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取材于马。
D. 与一般辞典的解释相比,把“龙马精神” 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理解为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显得更全面,内涵更丰富。
[答案] 10.5. C
6. B
7. C
[解析] 10.5. “若认为这种文化缘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代就已开始,则属无稽之谈” 误。据原文第5段意,一些专家将赛沁塔拉玉龙推断为“马龙” ,或“马型原龙” ,是有一定依据的,并非“无稽之谈” 。
6. 说“柳宗元《龙马图赞》一文……证明了马都具有龙性,龙和马都可以相互变化” 以偏概全。柳宗元《龙马图赞》里描述的是“异马” ,而非所有的或一般的马。且第3段段首句也没有说“马都具有龙性,龙和马都可以相互变化” 。
7. 说先民“不太可能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取材于马” 的原因是他们“对马或野马的骨骼的特点很不了解” ,误解了原文的因果逻辑。原文逻辑是:红山文化遗址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说明当时先民还未能猎取野马或饲养家马;正因为这样,他们对马的形态性状就不会很熟悉,也就不太可能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取材于马。
11.(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唐玮婕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年会上,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等一批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转型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莫里斯认为,目前中国应尽可能地刺激消费增长,但 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两者双管齐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依然可以维持GDP年均8%左右的增速。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在2007年至2008年,包括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对于GDP贡献在内的三大指标都已经达到峰值,开始往下走。与此同时,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根据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来预测,到2016年、2017年,也将迎来“分水岭” 。“这四大拐点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她说。莫里斯指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当投资的回报率足够高时,没有理由一定要去减少投资。消费也不是想刺激就能随时刺激起来的,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消费。” 他表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还有巨大的调整空间,必须要关注资本的回报率,“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过度强调消费可能会成为误导。” 中国社科院汪同三教授也指出,对于中国来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角力不能完全偏向一方,“光想着拉动消费,忘记投资,很可能顾此失彼。”
在与会的诸多专家看来,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力,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改革和创新。举个例子来说,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李善同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少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城镇化应该是改革的抓手,而并非指标。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2013年9月《文汇报》)
1.下列对“投资与消费” 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复旦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五届“转型与经济发展” 国际双年会上,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说:“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B.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只要不过于莽撞,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更为审慎一些,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C. 如果能做到刺激消费和保持投资规模,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依然可以维持GDP年均8%的增速。
D. 莫里斯认为投资和消费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在中国经济出现四大拐点之时如果投资回报率足够高可适当保持投资,消费也应该尽可能在合理范围内拉动。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A. 复旦大学张军、中国社科院汪同三等专家也认识到,保证消费和投资均衡发展才可能维持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B.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这三大指标对于GDP贡献在2007年至2008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
C. 长期来看,中国确实还需要基础建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这些都离不开投资。而政府想要尽可能地拉动消费,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D. 中国经济想要通过城镇化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必须推动很多改革,包括消费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出现了四个重要的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教授指出,它们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变化。
B. 莫里斯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只要保证投资与消费比例都得 到大力提高,中国经济就可以加速增长。
C. 根据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来预测,中国经济继2007年至2008年之后,在2016年、2017年,又将迎来一个“分水岭” 。
D. 中国工业化的潜力已经不大,但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
[答案] 11.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A
[解析] 11.A. “投资与消费不能顾此失彼” 这句话不是莫里斯在会上说过的原话,应该是在对他的话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观点;B. “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 一句中的他应该指莫里斯,而不是李善同;C. 原文是“8%左右” 。
解析 A. “均衡发展” 无中生有;B.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出口这三大指标对于GDP贡献” 理解有误,原文说的“出口对于GDP贡献”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指标;D. 没有“消费制度” 。
解析 B. “都得到大力提高” 错,绝对;C. 是在“劳动力供给方面” 迎来分水岭,四个拐点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是有影响的;D. 与原文相比缺了“至少” ,范围缩小了。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