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编辑:sx_liujy

2016-09-21

现代社会,人们阅读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搜集信息,能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是阅读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要求。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名师导学】

信息从广义是讲是“消息”,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言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所谓文中的“重要信息”,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文章本质意义,或最能显示文章内部的各种联系的内容和手段,也指读者根据各自的阅读动机,如高考中解题的需要,从文中提取所需的观点或材料等。

所谓“筛选”,就是强调获取信息的过程,即准确感知负载信息的语言材料,并迅速挑选出与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主要内容,排除与阅读相关性小或无相关的内容。所谓“整合”,就是将已筛选的信息,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意义的加工。

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复习时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1.不可脱离语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注意原文的背景、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在语境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2.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注意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准确地获取和加工信息;3.在阅读解题过程中,要迅速确定阅读目标,在原文中找到题目中的对应信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典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

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这个命题并不矛盾。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有些科学家,比如纳粹的毒气专家,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许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科学精神所不容的。

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

7. 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作为对二者总结的哲学。

B. 科学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科学知识的多少和理解的深浅。

C. 这里所说的“国民”就是指“公众”,他们是相对于“科学家”而言的人民大众。

D.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就是要让公众理解科学,树立科学精神。

8. 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存在着难与易的关系,树立科学精神是科学学习的最高要求。

B. 科学精神不能用归纳的方法分成若干条目,它体现在科学知识、方法和活动之中。

C. 科学精神不迷信科学本身,因为科学本身也会有失误,并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D. 科学精神中包含着社会正义和良知,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

9.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把科学和技术联系起来,就是人们所说的科技,它缩小了科学的内涵和意义。

B.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相互沟通,相互依存。

C. 科学愈发达,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就愈多。

D. 科学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而且还会损害科学精神。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何人,包括高级科学技术专家都必须不断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B. 一度时期伪科学流行,要识别伪科学,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

C. 科学家的专业能力与科学精神可能存在矛盾,今后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工。

D. 现代科学普及应在传统科学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的核心任务。

结合上面题目,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辨析出文中信息所涉及范围的大小,防止“以偏概全”或“误扩范围”的迷惑项。

[解析]第7题:答案为D项。A项从全文语境看,这里“科学”的包括范围只特指的自然科学,并不包含社会科学和哲学,属于误扩范围;B项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是“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这里所说科学素质只取决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显然范围小了,与文意不符,属于以偏概全;C项所说的“国民”、“公众”从原文看,“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全体人民,当然也包括科学家,理解的范围小了。只有D项,与原文主题切合,且概括范围全面。

辨析答案选项在转述原文信息时“衍生信息”和“混乱语意”的迷惑项。

[解析]第8题:答案为C项。A项与原文有关的信息是“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而这里却把语意混淆为“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存在着难与易的关系”,且原文中也没有“树立科学精神是科学学习的最高要求”的信息;B项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是“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这里却把语意混淆为“它体现在科学知识、方法和活动之中”,衍生出了“科学知识、方法”的概念,因为活动已包括了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方法掌握;D项所说的“科学精神中包含着社会正义和良知”中“社会正义和良知” 衍生出来的,原文并无此信息,且“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推断也不对。只有C项,与原文中“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等句含意切合。

辨析答案选项在整合原文信息时“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的迷惑项。

[解析]第9题:答案为A项。B项与原文有关的信息是“有些人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而这里却把它整合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相互沟通,相互依存”,三者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不能用“沟通”和“储存”来表述;C项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是传统科普“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这里的表述为“科学愈发达,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就愈多”,完全是“无中生有”;D项所说的“科学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而且还会损害科学精神”中“而且还会损害科学精神”是有意缺失了“不恰当的科学普及”这一主语的定语“不恰当的”,与上句共戴一个主语“科普”,造成理解错误。只有A项,与原文中“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等信息切合。

第10题:答案为A项。这是一条推断题,有亲“推断”将在下面具体讲解,这里先从处理信息角度来分析。B项说“一度时期伪科学流行,要识别伪科学,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从原文意思看,解决“伪科学”问题关键不在于“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而仍然是“提高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精神”;C项中“科学家的专业能力与科学精神可能存在矛盾”,只能推断出“科学家也要提高科学素养”的结论,而决不能推出“今后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工”的结论;D项所说的“现代科学普及应在传统科学普及的基础上”中的“传统科普”在原文中多处进行否定,“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因此,就不应在其基础上进行现代科普。只有A项,与原文中“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等信息切合。

辨析答案选项在处理原文信息时“因果颠倒”和“已未混乱”的迷惑项。

如上面高考示例(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第18题“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题,B项说“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而原文却说“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除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显然是是钙离子引起心脏变化,而非心脏导致钙离子的活动,答案选项B颠倒了原文的因果关系。

再看一例:总体认识中(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第25题“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题,A项说“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而原文第二段中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的提法,答案选项B明显将有些“未推广”的品种混淆成了“已推广”的了。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阅读学习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更多2017高考复习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考频道!

相关链接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