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5高考语文复习要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编辑:

2015-06-06

★排比的种类

从结构上,排比分四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

④复句排比。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使用排比应注意的问题

排比和反复的运用,都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失之于滥。如:“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表率。”这句中几个词语意义相同,生硬地排列,显得重复,无病呻吟。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①排比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

②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

③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

④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考点七:反复(重现)

【要点解说】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这种住辞方法叫反复。例如: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遗体的灵车,碾过我的心;等待着,等待着,把一个前方战士的崇敬,献给你。四次反复使用“等待着”,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悲痛之情。

★反复的种类

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再沉默中爆发,就是沉默中灭亡。

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考点八:设问

【要点解说】“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柯灵《戏外看戏》)

★设问的作用

①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③有时出现在篇首或句首,起到承上后下的过渡作用。

考点九:反问

【要点解说】反问也是“无疑而问”,往往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用感叹号。

★反问的种类

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它有两种形式: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余秋雨《上海人》)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在于:设问句的特点是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反问句的特点是有问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肯定,突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例如:“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总之,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高考的命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和练习,都要从理解运用着手,要能分清这八种修辞手法,能分析其作用,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考试说明》对“修辞”考查的内容有明确的界定,这就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辞格,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本体与喻体应当不属于同类事物或道理,但又有相似点,且二者离开越远,比喻越精彩;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要在句中见到“像”字就以为是比喻,要知道,猜测不是比喻,如“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单一想像不是比喻,如“我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举例、列举也不是比喻,如“新时代,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像孔繁森、李素丽等”。另外,词的比喻义也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为增强表达效果而临时运用的,而词的比喻义是指通过词语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下来固定的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应有的。如“他是个纸老虎。”“纸老虎”是比喻义,指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③比喻要贴切,要以“熟”喻“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切不可以“生”喻“熟”,越比越难懂。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特征代本体,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具体代抽象,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部分代整体,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④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⑤专名代泛称,如“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⑥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这里要特别注意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的作用是在“代”,就是用借体去代替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在“喻”,可以改说成明喻或暗喻。从构成的基础看,借喻构成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例如:“中国共产党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其他还应该注意的几种辞格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比喻与比拟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有区别:①比喻的重点在“喻”,十分注意并突出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在“拟”,干脆把甲当乙来描述,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了;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把侄儿宏儿当作鸟来描述,是拟物,不是比喻。②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现,但喻体必须出现;而比拟中,本体与拟体 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号前句是拟人,分号后句是比喻。

对偶与对比:对偶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便于记忆。对偶强调结构形式要对称,字数要相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山中一夜雨,树梢万重泉”(串对)。而对比则是意义(内容)上说的,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形式如何。

设问与反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答在问外;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答在问内。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关于“修辞”检测,考生首先应了解上述8种常见修辞的概念与种类,能领会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能区分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设问与反问等,掌握要点就可以了,避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更重要的是要能“正确运用”。修辞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运用上,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文采飞扬,论理抒情意丰情浓。其次还应了解历年修辞方法考查的类型,既有单项考查,也有结合阅读和文学鉴赏综合考查,前者重在“理解、辨识”,后者重在分析运用。具体说有如下几种类型:①辨识修辞格;②辨析修辞格运用是否恰当;③判断对修辞格修辞效果的分析是否恰当;④指出修辞方法所表达的意思;⑤用规定(要求)的修辞格表述一个特定的内容。特别是第⑤种(仿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高考修辞考查的趋势。考生应尤为重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