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必背

高考语文必背材料: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编辑:

2014-03-19

(四) 边塞征战类。此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此诗的主题是什么?从抒情方式上分析此诗的写法。

解析及答案:对照术语,结合诗的后两句可知,诗的主题是表现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作者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是绵延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一座孤城;再往西,是要塞玉门关。这是当时戍边战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是他们心之所系。自然,写景中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茫暗淡的景色里。诗的下两句直接抒情。虽然戍边时间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但将士却直抒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例二,《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问题:有人认为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如何?

解析及答案:开头一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接下来遍吹的哀怨的笛声引起了军人的共鸣,全军在同一时间回首望乡思亲。试想一下,这次行军是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在荒漠上、月夜中,再加上此吹彼和的哀怨笛声,广大征人会涌起什么情感,三十万征人同时回首,正是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境界,收到最大的艺术效果。它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的更突出,更完满,更动人,它是艺术的真实。

例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貂锦”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手法?诗中震撼人心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震撼人心?采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诗的前两句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誓扫”“不顾”可见忠勇敢战,“五千”可见牺牲巨大。后两句,笔锋一转,另辟新境,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

答案:“貂裘”指精锐部队。借代的修辞手法。后两句震撼人心,因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是在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表现的(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全诗既表现了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既可看出作者昂扬的爱国之心,又可见其无限的同情心。

例四,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问题。《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金络脑——贵重的马鞍。何当——什么时候。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

问题: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两诗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在表现手法上两诗各自的特色是什么?

解析:前诗也是咏物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后诗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配宝刀,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但诗人又问到: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书生?以此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

答案:前诗是五言绝句,后诗是七言绝句。两诗都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又不被赏识。表现手法上,前诗用比兴手法,一、二句,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同时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起抒情,又是兴。写得婉曲耐味。后诗用两个设问句直抒胸臆,写得痛快淋漓。

(五) 哲理类。这类诗关键是不仅要弄清作者赋予的哲理意味,而且要体味出后人赋予它的更丰富的哲理内涵,宜从多角度思考。

例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此诗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它好在哪里?

解析:“好在哪里”,要么从练字、练句、练意上分析,要么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要么合二为一。

答案:诗的前两句用朴素浅显的语言把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使人胸襟为之一开。恰当的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为一体。后两句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即景生意,向读者展示了更阔大的视野。道出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蕴含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通篇用了对仗。

例二,《元日》(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这首诗本来是反映作者初登相位,对革除旧弊,实行新政的坚定信心和愉快心情。后来被赋予了新意,想一想,它的哲理启示是什么?

解析:注意题干的暗示。

答案:后两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