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物理 > 高考物理试题

2015届高三10月物理月考试卷(永年二中含答案)

编辑:

2014-11-06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上、下滑的整个过程中(   )

A、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B、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

D、物块m上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同

9、一个人站立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加速,如图所示,则(    )

A. 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

B.人对踏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C. 人只受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的作用

D.人所受合力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

10、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向右匀速传动,某时刻有一物块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A.如果物块能从左端离开传送带,它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一定比传送带不转动时运动的时间长

B.如果物块还从右端 离开传送带,则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一定不会为正值

C.如果物块还从右端离开传送带,则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传送带上产生的滑痕长度达到最长

D.物体在离开传送带之前,可能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实验题(16分)

11 、(8分)(1)某位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               。

(2)正确操作后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8分)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上。)

13(12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 m接力(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 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14(14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 ,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 s。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 10 m /kg.s )

15、(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 ,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m/s2)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2015届高三10月物理月考试卷,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