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1-03
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B C D C C A CD AC AD BD
1.B
2。B【解析】质点原来是静止的,在F1、F2的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此时质点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物体就有了速度,而此时将F1突然减小为F1-△F,F1减小了,它们的合力也就变了,原来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质点做的是直线运动,把F1改变之后,合力的大小变了,合力的方向也变了,就不再和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所以此后质点将做曲线运动,由于F1、F2都是恒力,改变之后它们的合力还是恒力,质点的加速度就是定值,所以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增量一定相等,故质点是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由于A、B间没有相对的运动趋势,故A、B间没有摩擦力,也可以对A进行受力分析,得A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如果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则A就不平衡了,故AB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A是不对的;
将B、C看成一个整体,它们受到水平向左的大小为20N的拉力,由于BC处于静止状态,故在水平方向上必然还存在一个向右的,大小也是20N的力,这个力只能由C物体以摩擦力的方式提供,故B是正确的。
物体C受到五个力的作用,一是重力,二是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三是B以它的压力,四是B对C的摩擦力,五是球P通过绳子对它的向右的拉力,其大小可通过共点力平衡的知识求出,也是20N,此时把ABC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零,故物体C与桌面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C、D均不正确。
4。C【解析】A、若只增大υ1大小,不必改变θ角,则船在水流方向的分速度增大,因此船不可能垂直达到对岸,故A错误;
B、若只增大θ角,不必改变υ1大小,同理可知,水流方向的分速度在减小,而垂直河岸的分速度在增大,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故B错误;
C、若在增大υ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这样才能保证水流方向的分速度不变,而垂直河岸的分速度在增大,则船还能垂直达到对岸,且时间更短,故C正确;
D、若增大υ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则水流方向的分速度增大,不能垂直到达对岸,故D错误.
5。D【解析】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A=μmAg=0.2×1×10=2N,
B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B=μmBg=0.2×2×10=4N,
A、F=1N
B、若F=1.5N
F-f=mAa,所以A物块所受摩擦力f
C、F=4N>fA,所以A在木板上滑动,B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2N,轻质木板,质量不计,所以B的加速度 ,对B进行受力分析,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mBa=2×1=2N,故C错误;
D、F=8N>fA,所以A相对于木板滑动,B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2N,轻质木板,质量不计,所以B的加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6.C【解析】解:过Q点做OP的垂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为Rsinθ,根据Rsinθ=v0t,可得时间为 ,故选:C
7.C【解析】: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不一定比分速度大.故A错误.
B、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
C、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故C正确.
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加速度可能比分加速度大,可能比分加速度小,可能与分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
8.A【解析】作速度时间图线,在AC和ADC上运动的初末速度相等,AD段的加速度大于AC段的加速度,在DC段的加速度小于AC段的加速度,两物体的路程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从图象可以看出t1>t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CD 【解析】木块放上后一定先向下加速,由于传送带足够长所以一定有木块速度大小等于传送带速度大小的机会,此时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之后木块继续加速,但加速度变小了;而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将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选CD.
10.AC【解析】: 设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t, ,可知tanα=2tanθ,因为小球落在斜面上时,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定值,可知,两球接触斜面的瞬间速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因为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根据 ,则 ,可知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则竖直分速度之比为 ,因为两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球接触斜面的瞬间,速度大小之比为 , 故B错、C正确; 因为两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1:2,时间之比为 ,则初速度之比为 , 故D错误。
11. AD【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由 可得 ,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小,第一宇宙速度 ,因(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 R, 故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km/s,A项正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均为24h,故B项错;由 可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离地心的距离相同,C项错;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同,由a=rω2知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项正确。
12. BD【解析】小球在最高点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时,小球b所受重力充当向心力, ,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解以上两式可得: ,B项正确;小球在最低点时,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所需向心力的差为4mg,A项错;小球在最高点,内管对小球可以提供支持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解得v′ ,C项错;当 时,小球在最低点所受支持力 ,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 ,到最高点小球对轨道压力设为F2有: F2 ,解得:F1-F2=6mg,可见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压力大6mg,D项正确.所以BD正确。
13.由图知:F=0时,弹簧的长度L=15cm,即弹簧的原长为 L0=15cm.
根据胡克定律得:F=kx=k(L-L0),由数学知识知F-L图的斜率等于劲度系数k,则得:
,故答案为:15;500
14.(1)细线对车的拉力F,小车的质量M
(2)①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右端垫得过高(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偏大).②B,A
③未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5.解:(1)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1=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a1=5m/s2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可得:F2=F1+Mg
又有Ff2=μ2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1-Ff2=Ma2
代入数据解得:a2=1m/s
(2)当物块滑到木板右端时,两者恰好有共同速度.设运动时间为t1,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分别为s1、s2 根据题意得:v0-a1t1=a2t1 s1-s2=L
代入数据解得:v0=6m/s
16.解:(1)设滑块恰好通过最高点D的速度为v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滑块自B点到D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为vB,则有:
解得:
设滑块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所受的支持力为N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NB=6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B′=6mg
(3)对于滑块自D点平抛到A点,设其时间为t,则有:
解得:
设滑块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则: 解得:
17.(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设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动周期为T1,在轨道I有:
在月球表面有:
由以上可得:
设飞船在轨道II上的运动周期T2,而轨道II的半长轴为2.5R,根据开普勒定律得:
,可解得:
所以飞船从A到B的飞行时间为:
(3)设飞船在轨道I上的的角速度为 、在轨道Ⅲ上的角速度为 ,有:
设两飞船再经t时间相距最近,有:
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标签:高考物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